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收到个有意思的私信:"老师,北师大金融非全博士光学费就要30万,这钱花得值吗?"作为带过上百名在职博士的“上岸人”,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聊聊这件事。废话不多说:值不值完全看个人情况,但你要是下面这四种人,我劝你趁早打消念头。
第一类:指望靠文凭升职加薪的
现在国企央企评职称早就不看单张文凭了,我们去年有个学员是某省分行的副行长,读完发现晋升还是得看业务指标。金融行业更现实,你要是没带资源没业绩,就算顶着博士头衔照样坐冷板凳。
第二类:工作不满五年的年轻人
去年北师大录取数据很能说明问题:85%的新生年龄在35岁以上。金融非全博士课程侧重实务研究,没有十年八年的行业积累,连开题报告都写不出深度。刚工作的小年轻不如先攒行业资源,等做到中层再考虑。
第三类:经济压力大的上班族
给大家算笔账:学费28.8万(分三年交)+每月往返北京的差旅费+论文阶段调研费用,没35万下不来。这还没算三年间少接项目少赚的钱。要是家里没点积蓄,真不建议硬上,见过太多中途退学的案例。
第四类:单纯想混学历的
现在非全博士早不是花钱就能拿证的时代了。去年北师大金融博士班32个人里,有6个卡在中期考核,3个被退学。每周要保证20小时学习时间,还得发两篇C刊论文,工作家庭难两全的趁早放弃。
那什么人适合读呢?说三个真实案例:
1. 王行长45岁,某城商行高管,读博是为转型高校任教
2. 李总38岁,私募基金合伙人,需要博士身份对接政府项目
3. 张处长43岁,监管机构干部,单位明确要求博士学历调岗
我强调一点2024年备考的朋友:北师大从去年开始实施新规,开题前必须有两篇CSSCI论文见刊。很多在职的栽在这关,建议提前1年准备论文。另外注意授课安排,现在改成每月集中4天面授,京津冀外的要做好请假准备。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就业去向,我整理了近三年毕业生数据:65%选择留在原单位,20%跳槽到高?;蛑强?,剩下15%自己开咨询公司。有个学员特别典型,读博期间通过导师牵线,把公司业务从地方扩展到全国,这才是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说一千,道一万给句实在话:30万对普通上班族不是小数,但要是能通过读博打开资源圈层,这钱就当是买张高端人脉俱乐部的入场券。不过切记,这张门票能不能变现,关键看你现有的职场段位。
金融非全博士毕业难度排行:北师大排第几?
影响金融非全博士毕业难度的几个关键点
要判断一所学校的毕业难度,得先看几个关键指标:
1. 课程强度:非全博士通常周末或假期授课,课程安排是否紧凑直接影响学习压力;
2. 论文要求:部分院校要求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毕业论文审核严格;
3. 导师资源:导师的学术要求、指导频率会影响毕业进度;
4. 毕业率数据:实际毕业人数与入学人数的比例;
5. 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开题答辩等环节是否严格。
北师大的实际情况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下设的金融学博士点,非全项目近年逐渐受到关注。根据在读学生和已毕业校友的反馈,以下几个特点比较突出:
课程安排灵活但要求不低:课程集中在周末,但作业量和课堂参与度要求较高,尤其注重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等基础学科;
论文“卡得严”:毕业论文需通过校内双盲审,部分导师会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篇CSSCI期刊发表;
导师风格差异大:有的导师倾向于学术研究,对理论深度要求高;有的则允许结合实践选题,但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必须严谨。
横向对比清北复交等传统金融强校,北师大在学术资源上稍显弱势,但胜在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导师对学生的一对一指导时间更充足。
其他高校的毕业难度对比
为了更客观地定位北师大,这里列举几所常见院校的情况:
清华大学五道口:公认的“毕业难”,核心期刊论文是硬指标,且课程强度大;
北京大学光华:注重创新性研究,开题淘汰率较高;
复旦大学:对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要求严格,部分学生因数据处理不达标延迟毕业;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率较高,但论文重复率检测标准严于国标;
中央财经大学:课程压力中等,但中期考核会筛掉约20%的学生。
从毕业周期来看,多数院校的非全博士平均需要4-5年,北师大则集中在4年左右,与中财、厦大等校接近,但比清北平均少半年到一年。
北师大到底排第几?
结合上述关键点,如果给金融非全博士毕业难度做个大致排行:
第一梯队:清华五道口、北大光华;
第二梯队:复旦、上交高金;
第三梯队:北师大、中财、上财、厦大。
北师大处于中游偏上位置。它的毕业难度主要体现在论文质量和导师审核上,但课程压力适中,适合有一定学术基础且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在职人员。如果是金融行业从业者,想兼顾工作和学位提升,北师大算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当然,不同人对“难度”的感受不同。比如,数学基础薄弱的人可能觉得模型课吃力,而擅长理论分析的学生则认为论文环节反而轻松。建议报考前多联系在读学长,了解具体研究方向的要求。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选择哪所学校,非全博士都是一场“持久战”。选对导师、早定研究方向、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才是顺利毕业的关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