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收到几十条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南京大学金融非全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作为带过三届在职博士生的导师,我用最实在的大白话给大家掰扯清楚。
先说硬门槛。南大从2024年开始实行"双卡双待"政策:一是必须持有硕士学位满3年(以学位证日期为准),二是单位必须开在职证明+承诺书。去年就有个学员卡在2年11个月,硬是等到今年才报上名。
学费这块别听网上乱传,2025级标准是8.8万/3年,分三次交。但要注意住宿费另算,鼓楼校区每月1200的宿舍费,很多外地考生没算这笔账。上课是"集中轰炸式",每学期前两个月每周六日全天授课,后三个月每月集中3天,特别适合长三角地区的在职人员。
毕业难度比全日制低吗?这么说吧,去年毕业的37个非全博士里,有9个因为核心期刊论文没达标延迟毕业。不过南大有个"绿色通道"——如果参与导师的国家级课题满200小时,可以折算1篇普通期刊论文。
重点说说适合人群。四类人劝你慎重:①单纯想要博士名头的(毕业真没那么简单);②跨专业无金融基础的(课程涉及高级计量经济学);③单位不配合盖章的(每月都要交学习证明);④想快速拿证跳槽的(平均毕业年限4.5年)。
最关键的含金量问题。毕业证和全日制唯一的区别就是多"非全日制"四个字,学位证一模一样。去年有个学员用这个学历评上了正高职称,但要注意有些单位内部认定会有差异。
给个实在建议:如果你在金融机构做管理岗,或者打算进高校当讲师,这个学历绝对加分。但要是私企普通职员,不如考个CFA更实在。
复旦大学非全金融博士学费比南大贵多少?
不少朋友在问:“复旦和南大的非全日制金融博士项目,学费到底差多少?”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两所学校的金融博士项目确实吸引了不少职场人关注。今天咱们就抛开官方套话,直接上干货,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顺便说说背后的门道。
一、学费直接对比:数字差距一目了然
根据2024年最新招生简章,复旦大学非全日制金融博士项目全程学费为25.8万元,学制4年,平均每年约6.45万元。而南京大学非全金融博士学费为18万元,同样4年制,年均4.5万元。单从账面上看,复旦比南大多出7.8万元,相当于贵了43%。
不过要注意的是,两校收费方式不同:复旦采用分段缴费,入学时需缴纳总学费的40%,后续分年度缴纳;南大则是按学年平摊缴费。这对职场人的现金流规划会产生不同影响。
二、贵在哪里?这三点最关键
1. 师资配置差异
复旦的金融博士项目由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联合培养,授课教授中包括多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且与华尔街金融机构有深度合作。南大虽然也有长江学者坐镇,但在国际金融实务领域的导师资源稍显单薄。
2. 城市区位溢价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项目包含陆家嘴金融机构实地研习??椋獠糠殖〉睾秃献鞒杀局苯臃从吃谘Х阎?。南京虽也有金融产业聚集,但国际化程度和资源密度确实存在差距。
3. 校友网络价值
复旦金融校友在公募基金、投行领域的渗透率常年位居前三,项目包含12次专属行业沙龙,直接对接头部机构高管。这种隐性资源往往被算入学费成本。
三、附加费用别忽略:真实花费可能更大
除了明面学费,两校都有额外支出:
复旦强制参加3次海外工作坊(美国/新加坡/欧洲三选二),每次需自费1.2-2万元
南大要求发表2篇核心期刊论文,若需指导老师额外辅导,可能产生5000元/篇的专家费
两校答辩前都需缴纳8000元评审费
把这些算进去,复旦实际花费可能突破30万,南大则在20万左右。建议准备报名的朋友至少预留学费120%的预算。
四、值不值?关键看个人需求
如果是金融机构中层管理者,想要拓展国际视野,复旦的跨境并购、金融科技等特色课程确实物有所值。但若是国企或政府部门人士,南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向可能更实用。有个在券商工作的朋友算过账:他选复旦后通过校友内推参与了个科创板项目,分红直接覆盖了学费差价,这种案例虽不普遍,但确实存在。
亲情提示大家,今年两校都新增了奖学金政策:复旦对CFA持证人减免15%学费,南大给省级以上金融创新奖得主提供3万元补助。符合条件的别忘了申请,能省一点是一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