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4条
之前说过,首都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博士,都是先申请,再考核。
申请教育学的话,考核环节,先要过的是笔试,成绩没问题了,再去面试。
下面,把其中要考的内容,给大家讲讲。
笔试,考哪些内容呀?
笔试就三门,都是教育学,相关的。
第一门,是教育学原理,考的全是基础,但贼重要的东西,像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课程改革这些,选择题、简答题都有,最后,还得写篇800字左右的小论文,得结合,当下的教育热点,比如“双减”政策啥的,光背课本,肯定不够用。
第二门,是教育研究方法,这科,最考验真本事。
从问卷调查设计,到数据分析,再到论文写作规范,全得会。
最后一道大题,是让你,设计个研究方案,比如“怎么调查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来源”,步骤写不明白,直接扣分,跨专业的同学,可得提前补补,这方面的课。
第三门,是专业方向课,看你报的具体方向,比如,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这些,考的内容,更细。
就拿教育史来说,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都可能考,题型,灵活得很,有时候,还会让你对比分析,两个教育家的观点。
面试的时候,会问些啥呀?
笔试过了,才能进面试,这关,更看综合能力。
一开始,得做个3分钟的自我介绍,千万别光说学历,得重点讲,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研究兴趣,比如“我在中学教了10年语文,想研究阅读教学改革”,老师一听,就知道你,是不是真有想法。
然后,是专业问题问答,一般会抽2-3个题,比如“现在的教育公平问题,该怎么解决”,回答的时候,得有条理,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例,光喊口号,可不行。
老师还会追问,比如你说,要搞教学改革,他可能,接着问“具体怎么操作?预期效果啥样?”,得反应快才行。
最后,还有科研潜力考察,得把自己写的研究计划书,念一遍,老师会挑,里面的漏洞问,比如“你的研究方法,能保证数据真实吗?”“这个课题,前人做过没?你有啥新东西?”,要是计划书,是瞎编的,当场就露馅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