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并不容易,有想法对于入学之前,到底都需要干啥也是要清楚地,就英语这部分各位所疑问的,小编就先来做个回答吧,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讲,不难发现,是需要考的,但难度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么大,都是院校自己组织的。
虽然说,大多是学校自主命题或者看你已有英语成绩免考,具体形式每年可能微调,得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别慌,不管是考还是免,提前弄清楚规则,准备起来都不难。
就到底考不考来做个回答吧,并非是所有情况都要考。如果你手里有能用的英语成绩,比如六级480分以上、雅思6.0以上、托福80分以上(具体分数每年可能变,得看学校当年给的标准),大概率能申请免考,不用再专门考一次。但要是没有这些成绩,或者分数不够,就得多准备一步——参加学校自主组织的英语考试。
就英语的审查来做个细节,要知道,是院校自己命题的,那么难度就不高了,不用按考研英语一的难度去准备。题型大概是阅读、翻译这两类,很少考听力和写作(每年可能会有点小变化,以当年考试通知为准)。阅读材料多是和工程领域相关的,比如通信、电子、智能制造这些方向的短文,不会考太偏的社科类内容,毕竟是工程博士,重点看你能不能读懂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从形式来讲的,翻译的这部分吧,其实也多是专业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比如“5G通信网络的优化方案”“智能制造系统的数据分析方法”这类,不会让你翻文学性的内容。平时要是接触过专业英语,比如看论文时读过英文摘要,应对起来会更轻松;就算没接触过,提前找本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看看,记点常用术语,也能应付。
英语也是有面试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独的笔试。比如面试时导师用英语问一两个简单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方向”“你之前的工作项目里有没有用到英语”,不用你长篇大论,就是简单回答几句,主要看你能不能听懂问题、能不能用英语把意思说清楚,不会卡得太严。
要是真的少不了要参加这一考试的话,那么准备时间不用太长,提前2-3个月就行。每天花1小时背背工程专业英语术语,比如“communicationengineering(通信工程)”“intelligentmanufacturing(智能制造)”,再做几篇相关的英文阅读,翻译几段专业内容,保持手感就行。不用刷太多题,重点是适应专业相关的英文表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