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学非全博士毕业啊,不算太容易,但也不是说就完全没指望。
培养要求跟全日制几乎没差,实打实一样严。
全国非全博士里头,将近七成的人都得延期,北师大因为标准卡得严,延期的情况更常见。
不过只要按规矩规划好时间,能把工作和学习两头顾好,顺利毕业的人也不少。
先说说培养要求有多严。
学制卡得死,必须读满四年,想提前毕业门儿都没有,比全日制还多一年。
可实际上呢,好多人读下来都不止四年。
头两年得集中上课,每俩月就得聚三天,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全是课。
家在外地的同学,还得专门请假赶过来,光路费住宿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扛不住也得扛。
课程学习也不含糊,要修的学分跟全日制一模一样,一点没少。
必修课有教育学前沿、研究方法这些硬核课,还得选够选修课的学分才行。
期末考核也不是随便写写论文就完事儿的。
有的课得上台做汇报,还得交课程论文,哪样做得不好,后面的环节直接受影响,一点不含糊。
科研这块更是有硬指标,必须在CSSCI来源期刊或者扩展版上发够两篇论文。
这玩意儿可不好弄,不是随便写写就能发的。
好多在职的同学,白天上班累死累活,晚上还得熬大夜改论文,都是常事儿。
有个师兄为了凑够论文数,光修改就折腾了一年多,差点把开题时间都耽误了,想想都着急。
中期考核更是一道坎,课程学完了,得交一堆材料,还得参加答辩。
要是没通过,培养就得暂停,可不是闹着玩的。
考核主要看课程成绩、科研进度,还有论文选题方向。
有同学就因为选题不够新,被要求重新改,平白多花了半年时间,多冤枉。
论文这块更严??獗ǜ娴锰崆鞍肽昃涂甲急?,还得找3位以上的博导提意见,通过了才能正经开始写。
论文字数要求不少于10万字,从文献综述到实证分析都得扎实,查重率不能超过10%,不然直接打回重写。
最关键的是外审和答辩。论文要送3位校外专家匿名评审,有一位不同意就不能答辩。去年有位师姐论文被外审专家提了20多条修改意见,光是修改就用了3个月,答辩时间只能往后推。
毕业率方面,全国非全博士按期毕业的不到三成,北师大只会更低。学校没有公开具体数据,但从学生反馈看,能4年按时毕业的不到一半。大部分同学都会延期半年到两年,甚至有少数人读了6年还没完成。
延期的原因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是论文没达标,要么是发表的期刊不够级别,要么是外审没通过。有位老师工作太忙,论文写得仓促,外审时被指出研究设计有问题,只能重新做实证研究,一下子多花了一年。
时间精力不够也是大问题。非全同学大多是在职老师或教育管理者,平时工作就忙,很难保证研究时间。有位师兄负责学校行政工作,经常加班,一个月只能抽周末两天写论文,进度慢得不行,开题就比别人晚了半年。
导师指导跟不上也会影响进度。北师大博导大多带七八个学生,非全同学又不在学校,微信沟通效率低,有时候一个问题得等好几天才能回复。有同学说,要是能像全日制那样随时找导师讨论,至少能少花半年时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