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在后台收到很多私信问:"一同事,我想报北师大经济类的在职博士,但官网文件看得头晕,能不能说点实在的?"作为带过三届在职博士申请的老司机,今天就给大家掰开揉碎了讲明白。
先说说硬件指标:
1. 学历门槛:必须硕士毕业满两年(以毕业证时间为准),重点看对了学历的专业相关性。比如你硕士读的是管理类,报考区域经济学可能就得补修专业课。
2. 年龄红线:别超过45周岁,特别是想走定向培养的,超过42岁就得慎重了。
3. 工作证明:需要盖单位公章的推荐信,注意最好是科研院所或企事业单位,个体户老板可能得额外准备材料。
再说说隐形门槛:
近五年的科研成果是重头戏,要求至少1篇北大核心或2篇普刊。去年有个学员拿行业白皮书里的署名章节也通过了,关键是要能体现研究能力。
研究计划书别套模板,要具体到北师大经济学院现有课题组的方向。比如张教授团队在做数字经济,李教授组专注乡村振兴,提前做功课很重要。
别忘了三个坑:
1. 别卡着截止日期报名,去年系统提前3天就关闭了
2. 外语免考条件今年有变化,托福90分现在只认2年内的成绩
3. 面试别光背理论,多准备点实际案例。上次有个考生用自己公司的经营数据做分析,直接拿到导师的口头承诺
费用方面要准备15-18万,分三年缴清。注意教材费和调研费是另算的,去年有个学员就是没算这部分超支了2万多。
对了说个冷知识:北师大经济非全博士的课表里,周五晚上的课最难抢。因为很多外地学员都是周五下班赶高铁来上课,建议大家收到录取通知后第一时间联系教学秘书选课。
北师大非全博士上课方式聊聊:周末班和集中班怎么???
北师大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其非全日制博士项目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上课方式中的“周末班”和“集中班”,很多人纠结该怎么选。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两种模式的细节,帮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案。
两种班型具体怎么上课?
周末班:顾名思义,课程安排在每周六、日。比如早上9点到下午5点,中间穿插午休。这种方式适合工作地点稳定、周末能固定腾出时间的人群。比如中小学教师、国企或事业单位员工,周末通常不用加班,时间相对可控。
集中班:一般每学期安排2-3次集中授课,每次连续5-7天(比如国庆假期、寒暑假)。这种方式更适合工作灵活或异地就读的同学。比如企业高管、自由职业者,或者家在外地、平时不方便频繁往返北京的人群。
选周末班还是集中班?看这几点
1. 工作性质决定时间自由度
如果你每周能稳定留出周末时间,周末班更合适??纬探谧喙媛?,学习任务可以分摊到每周,压力相对小。但要注意,如果工作常需周末加班或临时出差,缺课可能会影响进度。
集中班则对时间弹性要求高。虽然每次上课时间紧凑,但需要提前协调好工作安排。比如提前完成项目、请假或利用年假。适合能阶段性“腾出大块时间”的人。
2. 学习习惯影响效果
周末班适合“细水长流”型学习者。每周上课能保持学习状态,和导师、同学交流也更频繁,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但需要长期坚持,避免因琐事中断。
集中班更像“短时冲刺”。几天内密集吸收知识,适合专注力强、效率高的人。不过课后消化压力大,如果自律性一般,可能跟不上进度。
3. 通勤成本别忽略
北师大校区位于北京,外地同学如果选周末班,每周往返可能产生较高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这种情况下,集中班反而更划算。比如一学期来2-3次,每次住一周附近酒店,整体花费可能低于多次往返。
4. 个人生活节奏匹配度
已成家的同学可能需要兼顾孩子或家庭。周末班占用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减少陪伴家人的机会;集中班虽然一次离家多日,但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一点需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权衡。
北师大的特殊情况
据往届学生反馈,北师大非全博士的部分课程会结合线上资源。比如提前发放预习材料,课后通过平台提交作业。无论选哪种班型,都要主动利用这些资源,弥补面授的不足。
另外,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可能有差异。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热门专业,班级人数较多,选课时间也可能更灵活。建议提前联系学院教务或学长学姐,了解具体专业的排课习惯。
对了给几个实用建议
提前规划未来1-2年的日程:如果有生育计划、工作调动或重大项目,选集中班可能更稳妥。
试听后再决定:开学前可申请旁听1-2次课,亲身感受上课节奏和强度。
别忽视同学资源:周末班同学关系更容易紧密,集中班则可能认识更多外地或跨行业的人,按自己需求选择。
无论是周末班还是集中班,北师大非全博士的学习体验最终取决于个人投入。结合自身情况选对节奏,才能让读博过程更高效,少走弯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