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在办公室和同事闲聊时,发现不少人都对在职读博感兴趣。作为去年刚考上南大金融博士的“上岸人”,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报考南大金融博士到底需要哪些条件,以及大家最关心的费用问题。
先说硬性条件,南大金融博士的门槛比普通研究生高不少。第一道坎就是学历要求,必须要有硕士学历证书在手,这个证书颁发时间要在报考当年的9月1日之前。我去年报考时就遇到个同行,明明硕士论文都通过了,结果证书要10月才能发,对了只能再等一年。
第二道坎是年龄限制。虽然官网写着原则上不超过35岁,但实际录取时会更看重学术背景。我们这届有个38岁的师兄,带着三篇CSSCI论文和国家级课题申请,照样顺利录取。所以说年龄不是绝对门槛,关键看你的学术积累。
第三要准备的材料可不少:除了常规的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还要提交两封正高职称专家的推荐信。这里提醒下,推荐人最好选跟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教授,去年我找的两位推荐人都是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可能这也是加分项。
接下来重点说说费用。南大金融博士分公费和自费两种,公费名额少得可怜,每年整个学院也就5-6个名额。自费的话,学费是每年3.8万,三年下来11.4万。加上住宿费每年1200-2000(四人间到双人间),教材费每年800左右。不过最花钱的还是参加学术会议,去年我去北京参加金融学年会,光交通住宿就花了5000多。
给想报考的朋友三点建议:第一,提前半年准备研究计划书,这个在复试环节占30%权重;第二,注意报考时间节点,网上报名通常在11月,别错过材料提交;第三,可以提前联系心仪的导师,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带着具体的研究设想去沟通。
亲情提示下,南大从去年开始增加了心理测试环节,虽然不计入总分,但要是测评结果异??赡芑嵊跋炻既?。有个考友就因为压力测试显示焦虑指数偏高,被要求提交三甲医院的心理健康证明。
南京大学金融博士就业前景如何?“懂行的人”分享真实经历
一、高校教职:学术圈的门槛和现实
南大金融博士毕业后,最直接的出路之一就是进高校。尤其是985、211院校,金融专业的教职竞争激烈,但南大的牌子确实能帮你敲开不少门。比如我同届的张师兄,毕业后去了中部某985大学当副教授,安家费加科研启动金拿了小一百万。不过现在高校“非升即走”是常态,压力不小,青椒(青年教师)们白天上课、晚上熬夜写论文是家常便饭。
但如果你对科研有热情,这条路性价比不错。南大的导师资源在国内金融学界认可度高,尤其是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方向的团队,和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频繁,发高质量论文有优势。
二、金融机构:别只盯着券商和投行
很多人觉得金融博士去券商搞行研是大材小用,其实真不是。现在头部券商的研究所,宏观、固收、金融工程这些领域特别欢迎博士。去年毕业的李师姐去了上海某券商的金工组,起薪40w+,她说博士期间学的随机过程、计量模型直接用在量化策略开发上,“比硕士生更有理论深度”。
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去基金公司做资产配置或者风险管理。比如2018年毕业的王师兄,现在在某公募基金负责大类资产配置模型,年薪早就过了七位数。他开玩笑说:“博士读得头秃,但能看懂那些复杂的衍生品定价公式,关键时刻真能少踩坑?!?
三、政府部门:低调但稳定的选择
可能很多人没想到,金融博士去监管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的也不少。央行、银保监、发改委下属的研究院每年都会定向招人。这类岗位竞争激烈,但一旦进去,平台优势明显。2016级的陈学长考进了某政策研究室,参与过国家级金融改革方案的起草,他说:“在高校写论文是推公式,在这里写报告是推政策,成就感不一样?!?
四、企业界:不止是银行总行
除了传统的银行总行管培生(比如建行、工行的总行部门),现在越来越多大型企业集团开始组建自己的金融研究院。比如华为的财经体系、腾讯的金融科技部门,都招过南大金融博士去做产业金融分析、汇率风险管理。这类岗位薪资可能比金融机构低一点,但工作节奏相对友好,适合想平衡生活的人。
五、南大的独特优势在哪里?
说句实在话,金融博士的就业和学校地域关联度很大。南大虽然不在上海,但长三角经济圈的资源足够辐射。我导师经常说:“从鼓楼校区到陆家嘴,高铁也就1小时40分钟?!焙芏嘟淌诒旧砭褪巧辖凰?、江苏银行等机构的顾问,项目合作和实习推荐机会多。
另外,南大经济学院和工程管理学院联合培养的金融工程方向特别吃香。去年有个师弟博士还没毕业,就被某私募挖去做CTA策略,老板看中的就是他既懂金融理论又会搞机器学习算法。
值不值得读?说点大实话
如果你冲着“快速赚钱”去读博,可能会失望——毕竟花四五年时间,同龄人都升到中层了。但要是真的对金融问题有研究兴趣,或者想进需要硬门槛的岗位(比如高校教职、顶尖机构的核心研究岗),南大这个平台足够托住你的下限。
举个栗子,去年秋招时,某国有大行的总行风险管理部直接来学院开专场招聘,负责招聘的HR私下说:“我们领导特意交代,南大金融博士的简历单独放一摞?!?
对了说个细节:我读博时隔壁实验室的哥们,现在在深圳某券商当首席经济学家,他办公室墙上现在还挂着南大北大楼的照片。问他后不后悔读博,他咧嘴一笑:“头发是少了,但出去忽悠客户的时候,人家喊一声‘X博’,感觉值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