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申请四川大学的经管非全日制博士,资格审核通过了以后,先是笔试,再是面试。
下面挨个说。
笔试阶段,考哪些科目?
笔试科目,就两门,都是学校自主命题,没有全国统考那么麻烦。
第一门,是《管理学前沿理论》,说白了,就是考最新的管理学派,和实践案例。
比如去年,考了“平台型企业的生态治理”,还让分析美团、滴滴的商业模式差别,光背书,没用,得结合时事,自己琢磨。
第二门,是《经济学综合》,宏观、微观、计量经济学,都得会。
宏观,考GDP核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些;微观,侧重博弈论应用,比如“寡头垄断企业的定价方法”;计量部分,不考计算题,但得能看懂,回归模型结果,去年有题,让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论文数据,懵圈的人不少。
注意哦,这两门,都是闭卷考,3小时一门,中间不休息。
有个在银行做管理的大哥,笔试前,把近5年的《管理世界》期刊,翻了个遍,说里面的案例题,和考题思路特别像。
面试会问些啥,当场能知道结果不?
面试,是3个导师面1个人,全程,40分钟左右,分两部分,
先让你,做10分钟PPT,讲自己的研究计划——比如“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得说清,用啥方法研究,数据从哪来。
有个考生,光说“要做问卷调查”,被追问“样本怎么选”“怎么避免偏差”,当场卡壳了。
然后,是随机提问,啥都可能问,
专业题,“解释一下普惠金融的内涵”“企业ESG评级有啥用”
热点题,“ChatGPT会取代管理咨询师吗”“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个人经历,“你做过的,最成功的项目是啥,用管理学理论,分析下”
面试完,当场不打分,但能看出点苗头——要是导师,追问细节、给研究建议,大概率有戏;要是全程冷脸、问两句就完,可能悬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