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很多朋友在后台问一朋友,说想报考南大的在职博士但不知道金融类有哪些选择。今天我就把南大的招生简章翻了个底朝天,结合往届学员的反馈,给大家说点实在的。
先说重点哈,南大金融方向在职博士现在主推三个专业:
第一个是金融工程与应用统计。这个专业特别适合在银行、证券公司做数据分析的,去年有个学员就是在某股份制银行干了8年风控,读了这个专业后直接竞聘上了总行的高级分析师岗位??纬汤锘峤蘌ython金融建模这些硬核技能,学费8万左右,周末上课还能远程听部分讲座。
第二个是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方向。这个比较适合在基金公司、私募机构工作的朋友,我认识个券商老哥读完这个,不仅考过了CFA三级,还带着团队做了几个并购项目。他们上课会请交易所的专家来讲实战案例,毕业论文还能用自己手头的项目数据。
第三个是新开的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方向。这个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领域,去年刚开始招生就报满了。适合在国企、政府部门做基建或环保项目的,有个学员是某省能源集团的处长,读这个专业后牵头做了两个碳金融项目。
别忘了大家,南大现在实行导师配额制,每个教授每年最多带2个在职生。最好提前半年联系导师,带上自己的工作成果去沟通。去年有个学员准备了10页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报告》,当场就被相中了。
学费方面分三年交,每年4.2万,加上论文指导费大概总共15万左右。比起某些中外合作项目动辄三四十万的收费,算是985院校里性价比很高的了。上课是每月两个周末,南京本地生建议选鼓楼校区,外地学员可以申请集中授课。
一同事建议:如果已经在金融机构做到中层管理岗,首选投资管理方向;要是技术岗位出身想转管理,金融工程更适合;至于绿色金融,建议有政府或国企背景的优先考虑。千万别光看专业名称时髦,得结合自己手头的资源和职业规划来选。
南京大学金融在职博士报考条件详解
一、学历门槛:必须“硬核”
南京大学对报考金融在职博士的学历要求非常明确:硕士毕业生是基本条件。这里分两种情况:
1. 国内硕士:需要提供学位证和毕业证双证,且学信网可查。如果只有单证(比如只有学位证但没毕业证),需要提前联系招生办确认是否符合资格。
2. 境外学历: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提供认证报告。港澳台地区的学位同样需要走认证流程。
划重点:部分跨专业报考的同学(比如本科或硕士非金融相关专业),可能需要额外补修课程,建议提前咨询学院教务老师。
二、工作经验:不是“走过场”
在职博士的“在职”二字,意味着学校更看重实践经验。南大金融在职博士一般要求申请人有5年以上金融行业相关工作经验。这里注意三点:
1. 行业范围: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或企业财务、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经历都算。
2. 管理经验加分:如果担任过团队负责人、项目经理等职务,在材料审核时会更有优势。
3. 证明文件:需要单位盖章的工作证明,且写明具体岗位和任职时间。自由职业或创业者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及业务说明。
三、推荐信:找对人比内容更重要
南大要求提交两封专家推荐信,很多人容易踩两个坑:
随便找熟人签字:推荐人最好具备高级职称(比如教授、研究员)或行业资深背景(如金融机构高管)。
内容空泛:推荐信要具体说明推荐理由,比如参与过哪些项目、学术潜力如何,避免“该生表现优秀”之类的套话。
建议:提前和推荐人沟通你的研究方向,让他们结合你的实际案例写,效果会更好。
四、考试要求:别只看分数
通过初审后,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笔试和面试:
1. 笔试:主要考金融学综合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投资学等内容。题目侧重应用能力,比如结合热点分析政策影响。
2. 面试: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试。专业面试会围绕研究方向提问,比如“谈谈你对当前金融风险的理解”;英语部分多为日常交流或文献摘要翻译。
关键点:南大更看重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记硬背反而容易丢分。
五、材料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常规的身份证、学历证明,还有几个容易忽略的材料:
研究计划书:3000字左右,明确研究方向、方法和预期成果。切忌空谈理论,最好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问题。
成果证明:发表过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行业获奖证书等都能加分。如果没有论文,可以提交行业分析报告、项目方案等替代材料。
单位同意书:在职考生必须提供单位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写明“支持业余时间学习”。
亲情提示
报考过程中有任何疑问,直接打南大金融学院招生电话最靠谱。每年都有考生因为材料不全或条件不符被刷,白白浪费一年时间。提前核对清单,准备好每一份材料,才能稳稳上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