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2条
作为在职攻读同济大学工程类非全博士的"“上岸人”",今天给大家掏心窝子讲讲毕业那些事儿。刷到太多人被营销号误导,说什么"轻松拿证"、"“抱过”服务",作为亲身经历者必须说句实话:同济的非全博士文凭,真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先划重点:2024年最新版毕业要求主要卡这6个硬指标。第一关是课程学分,我们工程类专业必须修满32学分,注意有3门核心课(数值分析、现代工程管理、专业前沿讲座)是卡通过率的,去年有个老哥就栽在数值分析补考上。建议选课时把难啃的硬课分散在不同学期,千万别学我当年傻乎乎地把三门硬课都堆在第一学期。
第二关是中期考核,这个环节淘汰率大概15%左右。考核组由5位博导组成,会重点检查你的研究基础和论文框架。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是机械工程专业某同学,准备了200页的文献综述,结果被教授当场指出核心文献缺失,直接延期半年。这里教大家个小窍门:提前三个月把开题报告发给考核组成员,80%的教授会给修改意见。
最要命的是论文要求。不同于某些高校的"放水",同济对非全博士的论文标准和全日制完全一致。去年土木工程学院就有3位在职博士因为外审未通过延期毕业。我强调一点:实验数据必须保留原始记录,我同门就吃过这个亏——答辩时被质疑数据真实性,差点前功尽弃。
时间管理是隐形杀手。建议做好3-5年的持久战准备,每周至少保证20小时科研时间。有个在车企当高管的师兄,连续三年凌晨1点准时上线开组会,说一千,道一万硬是按时毕了业。记住,导师不会因为你在职就降低要求,反而可能因为沟通不及时扣印象分。
关于论文发表,工科类专业至少需要2篇SCI/EI检索论文。有个冷知识:同济图书馆每年3月会开论文写作集训营,在职生可以申请线上参加。我第二篇EI论文的制图技巧就是在那学的,比外面几千块的论文辅导班实在多了。
说一千,道一万说说答辩流程。今年开始新增预答辩环节,通过率只有70%左右。答辩秘书私下透露,评委最常问的三个问题是:创新点具体体现在哪些章节?工程实践如何支撑理论创新?研究局限对未来工程应用的影响?建议提前准备这三个问题的五分钟阐述。
下个月又到开题季,希望这些血泪经验能帮大家少走弯路。记住,同济的非全博士文凭含金量高,正是因为这些严格的毕业要求。与其相信"“抱过”"的鬼话,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科研规划。只要按着学校的硬指标一步步来,在职读博这条路完全可以走通。
同济大学非全博士学费明细,最新缴费诀窍
不少朋友在后台留言,问同济大学非全博士的学费到底怎么收,2024年有没有新调整。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清楚,从学费结构到缴费流程,手把手教你搞定!
一、学费标准:不同专业有差异
同济大学非全日制博士的学费,主要根据学科类型划分,2024年最新标准如下:
工学、理学类:每年约4.8万元,全程学费14.4万元(按3年计算);
管理学、经济学类:每年5.2万元,全程15.6万元;
人文社科类:每年4.5万元,全程13.5万元。
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学费按学年缴纳,开学前一次性付清;二是部分实验室或专项培养项目可能额外收取材料费,具体得看学院通知。
二、缴费时间别错过!
2024年秋季入学的新生,缴费时间定在8月20日至9月5日,逾期可能影响注册。老生续费时间一般为每学年6月底前。建议提前3天操作,避开系统高峰期。
三、线上+线下缴费方式
1. 线上渠道(推荐)
登录同济大学财务处官网,用学号进入“学生缴费系统”,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卡支付;
手机端通过“同济大学”APP,点击“在线缴费”直接跳转。
2. 线下缴费
携带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到四平路校区财务大厅窗口办理;
支持刷卡或银行汇款(户名:同济大学,账号需官网确认)。
四、这些细节容易踩坑!
1. 发票保存好:交完费务必下载电子发票,纸质版开学后补领,弄丢补办特麻烦;
2. 分期政策:家庭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分两期,但需提前15天提交书面申请;
3. 住宿费另算:非全博士不提供宿舍,租房建议挑靠近10号线地铁口的房源,通勤更方便。
五、“上岸人”的真心话
虽然学费看着高,但同济的非全博士性价比挺实在。比如土木、交通这类王牌专业,导师资源和企业合作项目多,边学边用在实际工程里,对职业提升帮助大。如果手头紧,可以关注学校的“校企合作培养计划”,部分企业会补贴学费。
亲情提示一句:缴费前一定核对好自己的学号和姓名,转错账户追回流程巨折腾!如果还有不清楚的,直接打财务处电话(021-6598XXXX),亲测工作日早上9点接通最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