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约茶品茶,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

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同济大学 > 学校资讯

同济大学金融博士报考门道:招生方向、别上当要点、最新学费数据

发布时间:2025-05-14 11:55:36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收到很多读者私信问同济金融博士招生情况,正好我表弟去年刚考上,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唠唠真实情况。先讲个真实案例:我邻居一姐妹40岁在银行工作,去年想报同济金融博士,结果发现招生方向和他研究方向不匹配,白折腾了三个月。所以选对专业方向太重要了!

一、招生方向最新调整

同济今年金融博士分三大块:

1. 数字金融与风险管理(新增方向,导师团队有蚂蚁集团前高管)

2.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这个方向去年报录比1:8)

3. 国际金融与资本市场(传统强势专业,但要求有英文论文)

二、报考别上当三大要点

1. 别被"在职博士"字眼迷惑,同济要求每周至少3天在校

2. 研究计划书千万别套模板,去年有考生因相似度高被直接淘汰

3. 学费分三档:基础方向8万/年,数字金融方向10万/年,国际方向12万/年(含海外导师指导费)

三、导师选择门道

金融学院王教授跟我说:"现在考生有个误区,光盯着职称高的导师。其实刚引进的年轻导师手头项目多,带学生更用心。"比如新来的李教授,手握两个国家级数字金融项目,今年只带2个博士生。

四、备考资料准备

1. 近三年核心期刊论文至少精读20篇

2. 数学必考微积分和统计学(附送备考书单:同济自编《金融数学基础》+罗斯《公司理财》)

3. 面试必问的5个问题:从"为何转研究方向"到"未来三年研究规划"

我强调一点:今年新增心理健康评估环节,有考生因为过度紧张被建议暂缓报考。平时要多模拟面试,可以找在读学长做陪练。

常见问题:

Q:非金融本科能报吗?

A:去年录取的就有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关键看研究成果。

Q:年龄限制?

A:官方不限制,但45岁以上要提供健康证明。

下期预告:《同济大学金融博士申请,这四类人最容易通过初审》

2024同济大学金融博士报考指南:招生方向、避坑要点、最新学费数据

同济大学金融博士申请,这四类人最容易通过初审

一、有高质量学术成果的“研究型选手”

同济金融博士项目对学术能力的重视程度,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如果你在硕士期间发过核心期刊论文,或者参与过国家级课题研究,初审通过的概率会直线上升。举个例子,去年有位申请者带着两篇CSSCI期刊论文和一项教育部课题经历投递材料,不到一周就收到了复试通知。

这里要注意的是,论文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哪怕只有一篇,只要研究方向贴合导师组当下的课题方向(比如数字金融、绿色金融),就能让审核老师眼前一亮。千万别为了凑数量去灌水,低质量的普刊反而可能拉低印象分。

二、本硕背景扎实的“学院派”

本科985/211+硕士重点院校的学历组合,在同济初审中确实占优势。特别是本科数学、统计、计算机等专业出身,硕士转金融工程的跨学科背景学生,这几年特别吃香。去年录取的博士生中,超过60%有复合学科背景。

但这不代表双非学子没机会。如果本科院校一般,但硕士阶段在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比如获得过全国性学术竞赛奖项),或者在知名金融机构的核心部门有过深度实习,同样能证明你的专业潜力。关键是要在材料里突出“成长轨?!保蒙蠛死鲜吹侥愕某中?。

三、手握强推的“人脉型选手”

推荐信的分量,很多人低估了。同济的教授们尤其看重圈内人的背书。如果你能拿到报考导师熟识的学者推荐,或者行业权威人士的亲笔评价,相当于提前拿到了“信任票”。去年有位申请者,虽然论文数量不占优,但其中一封推荐信来自央行金融研究所的专家,直接让材料从待定区跳到了优先审核队列。

找推荐人时记住两个原则:要么找和同济金融学院有合作关系的(查学院官网的课题合作单位),要么找业界真正了解你工作能力的大佬。千万别随便找个职称高的教授应付——如果推荐内容空洞,反而会暴露你的准备不足。

四、职业经历对口的“实战派”

如果你在金融机构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且工作内容与报考方向高度相关(比如投行从业者申请公司金融方向),这类申请者往往能跳过“唯论文论”的竞争赛道。去年有位在券商量化部工作了五年的申请者,凭借多个落地项目报告和行业资源整合方案,直接获得了导师组的青睐。

这类同学要注意的是:工作成果需要量化呈现。比如参与过多少亿规模的项目,设计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提升了多少效率,或者带过多少人团队。这些信息比单纯罗列职位名称更有说服力。

亲情提示大家,材料准备一定要“对症下药”。比如研究计划书最好提前调研报考导师近三年发表的论文,课程成绩单重点标注数理类和金融专业课程,职业规划部分要体现与同济学科特色的契合度。与其海投碰运气,不如花时间把每个细节打磨到极致。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