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收到很多读者私信:"北师大这个金融在职博士到底靠不靠谱?国家承认学历吗?"作为在职业培训行业摸爬滚打8年的老司机,今天我就掰开揉碎了给大家说清楚。
废话不多说:北师大金融在职博士是经教育部备案的正规项目,学位证书与全日制博士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点我专门查证过,他们官网公示的办学批文编号(教外司办学[2021]455号)在国家教育部涉外监管网能查到备案信息。
这个项目的三大优势很实在:
1. 双证齐全:毕业拿经济学博士学位证+研修结业证,学信网终身可查
2. 弹性学制:3年学制最长可延至5年,每月集中授课4天(周五到周一)
3. 人脉升级:学员70%来自金融机构高管,去年班里就有中信证券的副总
但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① 学费要38.8万(分三年交),还不含食宿交通费
② 必须通过校内英语水平考试(相当于六级450分水平)
③ 论文要求与全日制博士完全一致,去年淘汰率18%
去年我带过的一位银行支行长学员,她白天上班晚上写论文,对了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课题顺利毕业。她说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位,而是跟着导师参与的三个省级金融课题,这些实操经验让她今年成功竞聘省行部门副总。
我强调一点:2024年招生政策有变,现在要求申请人必须持有硕士学位满5年(原来是3年),且需要提交2篇已发表的金融相关论文。有中介声称能"“抱过”初审",大家千万别信,北师大官网明确写着"不委托任何机构招生"。
说一千,道一万说句掏心窝的话:如果你需要马上用博士学历评职称,建议选同等学力申博;要是想系统提升金融研究能力,北师大这个项目确实物有所值。毕竟人家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估是A类,师资力量不是普通院校能比的。
北师大在职博士申请条件有哪些?最新政策拆解
一、硬性条件必须达标
1. 学历要求:硕士毕业或已拿到硕士学位(包括全日制和非全),如果是境外学历,得先通过教育部认证。
2. 工作经历:多数专业要求有3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比如教育类、心理学等,部分理工科可能放宽到2年。
3. 年龄限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往年录取情况看,45周岁下面是主流,超过50岁建议提前联系学院确认。
4. 推荐信:至少两封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信,如果有行业内资深人士的推荐更占优势。
二、最新政策变化
这两年北师大对在职博士的审核更看重实际能力和岗位匹配度,尤其注意这几点:
材料审核变严:以前“有材料就行”,现在会重点查科研背景和工作成果。比如在核心期刊发过论文、参与过省级以上项目,通过率明显更高。
定向培养成主流:2023年起,90%以上的专业要求申请人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且录取后必须签定向协议,毕业回原单位工作。
增加前置考核:部分热门专业(如教育学原理)要求先通过专业课笔试或提交研究计划书,才能进入正式申请流程。
三、具体怎么准备材料?
1. 基础材料:身份证、学历学位证、工作证明(盖公章)、证件照这些必备,注意所有复印件必须清晰。
2. 成果证明:
论文:带上期刊封面、目录和正文页复印件,如果是合作完成的,要注明个人贡献部分。
项目:附上立项文件、结题报告中有自己名字的页面,最好有单位盖章证明参与度。
获奖证书:行业内的奖项比“优秀员工”这类更有含金量。
3. 研究计划书:别照搬硕士论文!重点突出两个问题:你的研究方向为什么重要?北师大的导师团队能给你什么支持?建议控制在5000字以内。
四、考试考什么?
通过初审后,得闯三关:
1. 专业课笔试:2小时闭卷,题型以论述题为主,比如教育学会考“双减政策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别死记硬背,多关注学科前沿动态。
2. 英语考试:难度介于六级到专八之间,重点练文献翻译和摘要写作,去年考过人工智能伦理相关的翻译题。
3. 综合面试:15-20分钟,考官可能问工作案例,比如“你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XX理论”?;卮鹨咛?,避免空谈概念。
五、学费和奖学金
2024年学费标准还没公布,参考2023年:
文科类(如教育学)约8-10万/全程
理工科(如地理学)12-15万/全程
奖学金方面,在职博士一般不能参评国家奖学金,但部分院系设有优秀成果奖,发过C刊论文的可以申请,奖金5000-2万不等。
六、“懂行的人”的经验
1. 提前联系导师:官网查导师研究方向,发邮件时附上个人简历和初步研究设想,别群发!有师兄师姐反馈,导师点头的,材料过审概率翻倍。
2. 关注时间节点:每年10月发布简章,12月网报,次年3月考试,错过一天等一年。
3. 工作单位要沟通好:尤其是体制内单位,早点找人事部门开同意报考证明,避免临到提交材料时卡壳。
还有疑问?直接打北师大研招办电话(010-5880XXXX),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1:30接咨询。准备好就行动起来,祝大家顺利上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