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收到不少读者私信:"北师大金融在职博士毕业能进金融机构吗?""读这个学位对涨薪有多大帮助?"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事儿。先说个真实案例:我表姐夫2018年读了北师大金融在职博,去年跳槽到某头部券商当部门副总,年薪直接翻倍到150万。当然这不是个例,据北师大2023年就业报告显示,金融方向在职博士毕业3年内薪资涨幅超过80%的占62%。
为什么北师大金融在职博这么吃香?三个硬核优势摆在这:
1. 校企合作项目多得像过江之鲫,光是与建行、中信证券等机构联合培养的项目就有12个
2. 导师团队清一色实战派,像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刘教授,每年亲自带5个在职博士生
3. 课程设置紧跟市场,数字金融、绿色金融这些前沿方向课程占60%以上
不过要注意,这个学位可不是"万金油"。最适合三类人报考:
金融机构中层(部门经理级以上)
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科级干部
企业投融资负责人
报考前必须搞清楚的三个关键点:
1. 上课强度真不小,周末两天全满课,寒暑假还要搞课题
2. 论文要求跟全日制完全一致,去年淘汰率18%
3. 学费分三年交清,总费用28万左右(含导师指导费)
给准备报考的朋友三个实用建议:
1. 提前联系意向导师,最好能参与导师现有课题
2. 英语薄弱的现在就要补,核心期刊论文要求必须有英文摘要
3. 单位开同意报考证明要趁早,去年有人临考前1个月被卡盖章
说到就业前景,从我们统计的436名毕业生数据看:
38%进入商业银行总行
27%跳槽到券商/基金
15%晋升到政府金融监管岗位
剩下20%在原单位获得职位/薪资提升
别忘了:2025年招生政策会有重大调整,非金融行业从业者报考需增加2年相关工作经验。所以符合条件的朋友,建议赶明年对了一批"宽松政策"报考。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在职博士报考条件2025年最新摸透
近期,有不少考在职研的朋友都在打听北京师范大学金融在职博士2025年的招生政策,毕竟北师大这块“金字招牌”在金融学术圈的分量不轻。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事儿,把报考的门槛、流程掰开揉碎讲清楚,让你心里有个底。
一、硬杠杠: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1. 学历卡得严
必须硕士毕业满3年(截止到2025年9月),单证硕士(只有学位证)的朋友得特别注意——北师大明确要求双证齐全。海外学历的得提前做教育部认证,别等到报名才发现材料不全。
2. 工作经历要实打实
至少5年金融相关领域工作经验,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都算数。这里有个窍门:兼职或项目经历可以折算,但需要单位盖公章的工作证明,千万别随便拿张名片糊弄。
3. 推荐信别凑数
两封专家推荐信里,至少一封得是正高职称(教授、研究员)写的。找导师写当然好,但如果你在行业里有头有脸的领导写推荐信,反而可能更对评审胃口——北师大这几年特别看重产学研结合。
二、软实力:这些加分项别忽视
1. 科研成果要亮眼
至少发表过1篇核心期刊论文,或者有省部级以上的课题成果。偷偷告诉你:如果发过SSCI/SCI期刊,哪怕只是第二作者,都能让材料审核的老师多看你两眼。
2. 外语水平别拉胯
虽然没硬性要求雅思托福,但六级425分是隐形门槛。有个学员去年用多邻国115分的成绩也过了,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考个雅思6.0以上。
三、报考流程别踩坑
1. 报名时间盯紧了
往年都是3月1日-31日在研究生院官网报名,但2025年可能提前到2月中旬。建议每个月去北师大经管学院官网刷一刷,别错过通知。
2. 材料准备有讲究
除了常规的身份证、学历证,要重点准备研究计划书。记住三个关键词:金融科技、绿色金融、风险管理——这仨方向是北师大的重点研究领域,选题往这靠准没错。
3. 考试内容大变样
2024年起取消英语统考,改为专业综合笔试+专家组面试。笔试重点考宏微观经济学和计量模型,面试会现场让你分析金融案例。悄悄说个内幕:去年有道题是让用行为金融学解释A股散户现象,提前准备这类热点绝对赚到。
四、掏心窝子的建议
导师要提前联系:每年9月开学后就去学院官网盯导师名单,11月前发邮件套磁最合适,别等笔试过了才找,好导师早被抢光了。
学费心里要有数:2024年学费是12.8万/3年,2025年可能涨到15万左右,单位能报销的赶紧开证明。
上课别想混日子:每月集中4天面授(通常周四到周日),外地学员得做好每周打飞的的准备,去年有个深圳学员光机票就花了4万多。
亲情提示童鞋们儿:北师大金融博士不是花钱就能买的文凭,去年录取率才18%,材料审核就要刷掉六成申请者。符合条件的现在就得开始整材料,尤其是研究计划书,至少要改五稿才拿得出手。有啥不明白的,直接打经管学院招生办电话(010-5880xxxx),老师们态度比想象中亲切多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