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张老师,我今年刚考上北师大经济学院的博士,将来能留校当老师吗?"前两天同学聚会上,表弟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自己当年求职的经历。作为“老江湖”,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北师大经济博士进高校当老师的真实情况。
第一关看学历出身。北师大经济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是A-,全国前10%的水平。但现实是,现在重点大学招聘教师普遍要求"双一流"博士+海外经历。比如去年某985高校经济学院招聘,12个岗位里9个明确要求有1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不过二本院校相对宽松,去年山西某师范院校就招收了5位本土博士。
第二关拼科研成果。现在高校普遍实行"非升即走"制度,以中部某211高校为例,经济学院要求新进教师3年内必须完成:2篇CSSCI论文+1项省部级课题+128课时教学任务。我认识的一位师兄,博士期间发了4篇C刊,对了还是选择了某省属高校的讲师岗。
第三关是实际教学能力。去年帮导师做招聘助理时发现,很多博士在试讲环节"掉链子"。有位候选人学术成果很漂亮,但试讲时全程念PPT,说一千,道一万评委打了最低分。现在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学,北师大经管学院去年新进的6位教师中,有3位都有中小学支教经历。
给在读博士的建议:1.研二就要确定就业方向,想进高校的抓紧发论文;2.多参加教学技能培训,北师大教师发展中心每月都有公开课;3.关注目标院校的招聘偏好,比如有的学??粗睾嵯蚩翁猓械钠±砺垩芯?。
高校教师招聘最看重博士哪些条件?
一、学术成果才是硬通货
甭管是985还是普通高校,手里没几篇像样的论文,简历第一轮就得被筛出去。理工科盯着SCI一区二区,人文社科看CSSCI核心,艺术类也得有权威期刊或作品展。论文数量和质量直接挂钩科研能力,你可能会问:“发几篇才算够?”举个例子:某东部211高校理工科讲师岗,明确要求3篇一作SCI,其中至少1篇影响因子过5。而普通二本院??赡?篇就能进面试。
二、毕业院校藏着隐形分
“本硕博985”的学历背景绝对是加分项,特别是C9联盟高校的博士,在人才引进时经常单列招聘通道。不过也别灰心,普通高校博士如果手握顶刊论文或国家级项目,照样能弯道超车。去年某双非院校博士以3篇Nature子刊的成绩,成功入职中部某985的例子就是明证。
三、研究方向得踩准学校节奏
现在高校都在搞“特色学科建设”,你研究半导体材料的,去师范类院??隙ú蝗缛ダ砉た拼笱С韵恪?b>研究方向与学校重点学科匹配度越高,胜算越大。比如某农业大学去年特设“智慧农业”岗位,农学+人工智能交叉背景的博士直接进入绿色通道。
四、教学能力别当软柿子
别以为搞科研就不用会讲课!试讲环节刷掉的人可不少。语言表达、课堂设计、互动技巧这三板斧得练好。有个真实案例:某海归博士因全程念PPT,被教学督导组当场否决。现在越来越多高校要求新教师必须参加教学能力培训,可见重视程度。
五、团队协作不是场面话
入职后要迅速融入科研团队,所以招聘时很看重合作意识。有参与过重大项目的经历,特别是跨校、跨国的合作经验,绝对能脱颖而出。某材料学博士因为参与过中德联合实验室项目,在面试时被重点考察团队协作能力。
六、年龄卡线要心里有数
35岁这道坎儿确实存在,但也要看学校类型:重点高校偏爱3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而地方院校对35-40岁的博士后更宽容。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博士毕业3年内是求职黄金期,超过5年除非成果特别突出,否则竞争力会下降。
搞学术就像跑马拉松,既要爆发力也得有耐力。准备求职的博士们,对照这些条件早做规划,该补论文的抓紧实验,缺教学经验的主动申请助教,找准目标院校的用人需求重点突破。毕竟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