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听说北师大金融博士门槛特别高?我这种普通背景能行吗?”后台收到不少这样的私信。作为国内金融学科重镇,北京师范大学的金融博士项目确实竞争激烈,但它的招生标准也并非“蹊跷”。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用最直白的话告诉你北师大金融博士的申请真相。
第一关:学历门槛不是“纸老虎”
北师大明文规定申请人需具备硕士学位(应届生需在入学前拿到学位)。但这里有个隐藏细节:金融、经济、数学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成功率明显更高。去年有个工科硕士想跨专业申请,虽然科研能力强,但初审阶段就因专业跨度太大被刷下来了。如果非相关专业出身,建议提前选修金融类核心课程或发表相关论文。
第二关:成绩单上的“隐形战场”
别以为硕士阶段成绩过线就行。实际录取中,专业课平均分85+已成潜规则。有个去年上岸的学长透露,同批入围面试的申请者中,专业课低于83分的全部被淘汰。如果成绩不够亮眼,赶紧在科研或实践经历上加分。
第三关:推荐信的“含金量密码”
两位正高职称专家的推荐信是标配,但真正起作用的是细节。去年成功上岸的李老师分享:“我的推荐人特地提到我带学生做央行课题的具体贡献,这比笼统的‘科研能力强’更有说服力?!苯ㄒ樘崆鞍肽炅低萍鋈耍詈醚≡窈献鞴咛逑钅康牡际?。
第四关:研究计划的“生死线”
千万别套用网上的模板!评审组王教授直言:“看到‘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这类大而空的主题直接pass?!比ツ暧懈錾昵胝哐芯俊岸淌悠灯教ń璐形牡赜虿钜臁保淙谎√庑?,但数据扎实、方法新颖,反而获得专家组全票通过。记?。呵锌谝?,落地要实。
第五关:英语能力的“硬杠杠”
虽然简章写着CET-6合格即可,但实际录取者中78%持有雅思6.5+或托福95+。有个残酷的现实:去年英语笔试最高分获得者,雅思口语8分的海归硕士,因为其他条件突出,即便专业课成绩稍弱仍被破格录取。建议有余力的同学考个语言成绩傍身。
给准备申请的你3个实在建议
1. 提前1年联系心仪导师,别等招生简章出来再行动
2. 参加北师大金融学院的暑期学术营,去年30%的录取者有此经历
3. 至少准备2个差异化的研究选题,避免撞车热门领域
发现很多同学在后台问《北师大金融博士毕业都去哪工作了?》,下期我们就来扒一扒毕业生的真实去向,记得关注更新。
北师大金融博士毕业都去哪工作了?
一、高校任教是主流选择
不少北师大金融博士毕业后,第一选择还是留在高校。国内像中央财经、对外经贸、首都经贸这类财经类高校,经常能看到北师大博士的身影。他们有的直接留校任教,有的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去其他高校。高校工作稳定,还能继续做研究,适合喜欢学术氛围的同学。现在不少二线城市的大学为了引进人才,给金融博士的待遇也挺诱人,安家费、科研启动金这些标配不说,有的还解决配偶工作。
二、金融机构成“香饽饽”
往业界走的同学主要扎堆在几个方向:
1. 券商研究所:中金、中信这些头部券商的研究部特别爱招博士,搞行业研究、宏观分析,起薪基本30万往上走
2. 银行总行:像政策研究岗、风险管理这些核心部门,博士学历是硬门槛
3. 基金公司:量化投资、资产配置岗位近年特别火,有个师兄去了某千亿级公募,专门做量化模型开发
4. 监管部门:虽然名额少,但每年都有去央行、银保监会的,主要参与政策制定
三、政府部门也有“对口岗”
除了金融街,有些博士会选择考公。财政部、发改委、统计局这些部委的宏观经济分析岗位,特别青睐有学术背景的博士。地方上的金融办、国资委也常有招聘,去年就有师姐去了某省金融监管局,负责地方金融改革方案设计。
四、企业界的新趋势
现在不少实体企业也开始抢金融博士:
大型央企的投融资部门(像中石油的资本运营部)
互联网巨头的金融科技板块(蚂蚁金服的风险建模岗)
地产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心(万科的资金调度岗)
这些岗位不仅看中学历,更看重博士期间做的实证研究能力。有个师兄在滴滴做出行金融产品设计,把博士论文里的定价模型直接用到工作中了。
五、创业和跨界发展
这两年还冒出些新路子。有博士合伙开私募的,专做量化交易;有转行做知识付费的,开金融建模网课年入百万;还有个师姐把区块链和普惠金融结合,创业项目拿了风投。虽然这类选择风险大,但收益也高,适合敢闯敢拼的年轻人。
北师大金融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手里有模型,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些毕业生们不管是搞学术还是闯业界,扎实的数理功底和系统的金融思维,才是他们最大的底气。话说回来,两年有个新现象——不少博士毕业后会先去金融机构干几年,再杀个回马枪到高校,这种“产研结合”的路子越来越吃香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