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约茶品茶,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

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校库 > 北京师范大学 > 学校资讯

北师大经济非全博士招生,这三类人报考最划算

发布时间:2025-05-06 13:35:42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收到不少在职人员的私信:"北师大经济非全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作为深耕在职教育领域5年的从业者,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实话。北师大2024年经济非全博士招生简章已出,我发现这个项目特别适合以下三类人:

第一类是国企/事业单位中层。张科长就是典型例子,38岁在某市发改委工作,读博期间刚好赶上单位竞聘,博士学历让他直接跳过笔试环节。北师大经济博士的政商关系研究方向,简直是为这类人群量身定制。

第二类是金融机构从业者。去年毕业的李行长给我算过账:他读博期间参与的宏观经济研究项目,直接促成了所在银行与某央企的20亿授信合作,光项目奖金就抵了3年学费。

第三类是高校青年教师。北师大明确规定,本校教师报考可享受学费分期政策。更关键的是,非全博士的周末授课模式,完全不影响日常教学工作,还能用博士课题申请校级科研基金。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2024年学费标准为12.8万/3年,比某些民办院校的MBA还便宜。但要注意两个新变化:①新增数字经济方向 ②面试环节增加研究计划答辩。建议准备5-8页的初步研究框架,千万别拿硕士论文提纲应付。

报考流程要记好三个时间节点:6月30日截止网报、8月第二周面试、9月初公布拟录取名单。这里有个小窍门:提前联系心仪导师的课题组,参与他们的线上研讨会,面试时绝对加分。

别忘了在职考生:北师大今年明确要求,报名时必须提交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去年就有考生因为这个材料没盖章,错失面试机会。建议现在就跟人事部门打好招呼,别等对了关头出岔子。

说到毕业难度,经济学院去年非全博士的毕业率是78%,比全日制还高3个百分点。关键是要选对导师,建议重点关注这些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经济学、数字经济。这些领域既有充足的研究数据,又方便结合工作实际。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如果您现在已经是正科级或同等级别,又有稳定的周末时间,北师大经济非全博士绝对是性价比之选。既能提升学历,又能拓展政商学界资源,最关键的是论文选题完全可以从实际工作出发。

2024北师大经济非全博士招生,这三类人报考最划算

北师大经济非全博士备考经验分享

一、先摸清招生政策,别盲目开干

北师大非全博士的招生简章每年会有微调,但核心要求基本稳定:硕士学位、工作满三年、研究方向与工作相关。建议先去官网下载最新的招生文件,重点看两点:一是报考专业的导师名单和研究方向,二是材料提交的截止时间(通常在每年11月左右)。

个人建议

1. 提前联系导师:别等到材料提交后才行动。通过邮件或学术会议等方式,向意向导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背景,明确导师是否有招生名额。

2. 研究方向匹配:北师大经济非全更看重“学术+实践”的结合,选题尽量贴近当前经济热点(比如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

二、材料准备:别小看推荐信和计划书

非全博士的申请材料比全日制更注重“实操性”,除了常规的学历证明、工作证明,研究计划书和推荐信是重中之重。

1. 研究计划书

别写成纯理论论文,重点突出“问题意识”。比如:“某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实证研究——基于XX行业的案例分析”。

格式参考学术论文,但语言要简洁,控制在5000字以内。

2. 推荐信

找两位推荐人,优先选工作中的领导(体现实践能力)和硕士导师(证明学术基础)。

内容避免套话,具体举例说明你在项目中的贡献或研究潜力。

三、笔试:专业课吃透真题,英语靠长期积累

北师大经济非全的笔试科目一般是经济学综合+专业英语,难度中等,但题量较大。

1. 经济学综合

参考书以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为主,重点复习宏观部分的增长理论、财政政策,微观部分的市场结构、博弈论。

真题重复率高!近5年的题至少刷3遍,简答题和论述题直接背答案框架。

2. 专业英语

题型包括英译汉、汉译英和文献摘要写作。平时多看《经济学人》或NBER的工作论文,积累专业术语。

翻译练习时注意“经济学术语一致性”,比如“monetary policy”统一译成“货币政策”,别自己发挥。

四、面试:自信比完美更重要

通过笔试后,面试淘汰率一般在30%左右。面试官通常是3-5位导师,时间20分钟,分为自我介绍、专业问答和自由提问。

几个关键点

1. 自我介绍:别照搬简历!重点突出工作成果与研究的联系。例如:“我在某银行负责中小企业信贷,发现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因此想深入研究供应链金融模式?!?

2. 专业问题:可能会追问计划书中的研究方法。比如:“你用DEA模型分析效率,样本数据如何获???”提前准备好技术细节。

3. 自由提问:导师常问“读博期间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回答要具体,比如:“每周固定留出10小时,工作日晚上做文献综述,周末集中处理数据?!?

五、时间管理:在职备考的关键

边工作边备考最大的困难不是智商,而是体力和时间。我的时间安排供参考:

早晨6:00-7:30:背经济学名词解释+1篇英语摘要。

午休12:30-13:00:用APP刷10道微观选择题。

晚上20:00-22:00:研究计划书修改或真题训练。

周末全天:模拟面试+专业课专题突破。

切记:别贪多!每天保证3小时高效学习,比周末突击10小时更有用。

六、一些小提醒

1. 关注学院动态:北师大经济学院官网偶尔会发布导师的近期课题,面试时提到相关方向很加分。

2. 组队备考:加个备考群,互相分享资料(但别水群)。

3. 身体第一:长期熬夜会降低效率,困了就睡,第二天早起补上。

对了,备考过程肯定会有焦虑,尤其是工作突发任务打乱计划时。我的办法是:把大目标拆成每周小任务,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比如“本周搞定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模板”,实实在在的进度能缓解一大半压力。

如果你还有其他具体问题,欢迎留言交流~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