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约茶品茶,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

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a> > 北京师范大学 > 学校资讯

北师大经济博士报考攻略:这5个专业方向千万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5-05-05 16:03:06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有学员在后台问我:"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经济博士到底分几个方向?我看官网上写得有点模糊哈..."说实话,这问题问得真及时!正好赶上2024年博士招生季,今天咱们就来个"地毯式"盘点,把北师大经管院博士点的专业方向掰开揉碎了讲明白。

首先要说,北师大经济学的博士培养那可是真有两把刷子。作为国内师范类院校的扛把子,它的经济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可是拿到了B+的评级,和央财、外经贸这些财经名校平起平坐。不过跟纯财经院校比,北师大的特色在于更注重"经济学+教育"的交叉融合。

下面重点来了!目前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招收博士的五大方向:

1. 国民经济学(王牌中的王牌)

这个专业的研究重点在宏观经济调控和区域经济发展,导师团队里坐镇的都是参与过国家级规划的大牛。去年毕业的师兄去了国研中心,现在天天跟着做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评估。

2. 金融学(实操性最强)

别看挂着理论经济学的牌子,其实金融方向的课题特别接地气。在做的"数字货币对普惠金融的影响"课题,直接跟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实验室里那套高频交易系统,据说是照着华尔街标准配置的。

3. 劳动经济学(冷门但吃香)

这可是北师大传统强项,研究就业市场、人力资本这些领域。去年有个师姐做的"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研究,直接被人社部红头文件引用。现在各地人社局来要人都要排队。

4. 教育经济学(独家特色)

全国敢单独设这个博士点的院校,五个手指头数得过来。既要懂经济学建模,又要熟悉教育政策,毕业生的去处多是教育部直属单位和国际组织。今年刚毕业的师兄就被UNESCO驻华代表处挖走了。

5. 数字经济(新晋网红方向)

去年才增设的方向,研究区块链、大数据这些前沿领域。上课都在新建的数字化实验室,据说光动作捕捉设备就投了八百多万。在和腾讯研究院联合搞元宇宙经济研究,项目补贴给得那叫一个豪气。

要说报考建议,咱们得看个人发展需求。如果是想进高校任教,国民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是优??;打算去金融机构的话,闭眼选金融学;要是瞄准政策研究部门,劳动经济学绝对能给你加分。至于数字经济这种新兴方向,虽然前景好但存在不确定性,适合敢吃螃蟹的同学。

亲情提示下,北师大博士申请现在都改成"申请-考核制"了。去年有个学员,本硕都是双非,但凭着在核心期刊发的三篇实证论文,硬是PK掉一堆985硕士。所以科研成果才是硬道理,院校出身倒不是绝对门槛。

2024年北师大经济博士报考指南:这5个专业方向千万别错过

北师大经济博士申请条件摸透:这三点硬指标必须达标

硬指标一:学历背景“卡得严”,跨专业需谨慎

北师大经济博士的学历要求非常明确:必须拥有硕士学位(应届生需在入学前取得学位),且本硕专业最好与经济、管理、统计等相关。如果是跨专业申请,比如本科读工科、硕士转社科,那得拿出“实锤”证明自己具备经济学基础——比如修过高级宏微观、计量经济学等核心课程,或参与过经济类课题。

有个细节要注意:北师大近几年更倾向接收有科研潜力的申请人。如果硕士学校一般,但手里有高质量论文或参与过重大项目,也能加分。

硬指标二:科研成果“看质量”,论文不是凑数量

“发过论文”几乎是所有博士申请的标配,但北师大经济学院更看重论文的学术价值。院里老师私下透露:“与其交三五篇普通期刊,不如有一篇《经济学动态》《统计研究》级别的文章?!?

具体要求上:至少有一篇与申请方向相关的论文发表(或录用),且本人为第一作者。如果是合作论文,需要导师出具证明说明你的贡献。另外,课题经历、学术会议报告也能体现研究能力,但核心还是看论文质量。

小技巧:如果时间紧张,优先打磨一篇结构完整、方法扎实的论文,比“广撒网”投普通期刊更有效。

硬指标三:英语成绩“别踩线”,越高越稳

北师大经济博士的英语要求白纸黑字写着:六级460分以上,或托福90分、雅思6.5。但实际录取中,高分选手优势明显。比如去年录取的考生里,六级平均分520+,托福100分以上的占比超过六成。

英语成绩有两个作用:一是过初审的门槛,二是反映学术英语能力。毕竟读博期间要啃外文文献、参加国际会议,甚至发表英文论文。建议早做准备,如果六级分数不够,可以用托福雅思成绩替代,且有效期更长(托福雅思成绩2年内有效)。

亲情提示两点:一是提前联系导师,研究方向匹配度直接影响录取概率;二是研究计划书要“务实”,切忌空谈理论。北师大的导师们更欣赏能结合现实问题、方法可行的选题,比如“数字经济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路径”这类接地气的研究。

准备好这三项硬指标,剩下的就是心态稳、材料细,祝大家顺利上岸!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