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3篇
累计报读
1302人
问答
3条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师范类顶尖高校,其工程类非全日制博士项目近年备受关注。很多在职人士最纠结的就是:这个文凭投入三四年时间究竟划不划算?毕业后到底能不能助力工作?今天我们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结合真实案例聊聊现状。
话不多说:就业前景因人而异,但三大优势很实在
1. 院校招牌硬——北师大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综合排名稳居前15,工程学科虽不是王牌专业,但名校背书在国企、事业单位评职称时特别管用。
2. 政策红利多——2023年北京市属高校引进人才政策中,明确将非全博士与全日制同等对待,某航天研究院去年招聘的5名工程师中,有2人持北师大非全博士学位。
3. 人脉资源广——班里同学多是央企中层或高校教师,去年有位做智慧城市项目的同学,直接通过同班校友对接到了雄安新区的项目资源。
但三个现实问题也要看清
课时安排较密集,周末两天全天上课是常态,北京远郊区的学员每周通勤很吃力
论文要求与全日制完全一致,去年有学员因工作突发项目导致延毕
企业HR认知度差异大,私企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更看重项目经验而非学历
“老江湖”真实案例
张工(某建筑设计院副总工):"评上正高职称后工资涨了40%,但要说直接靠文凭跳槽,不如我带的两个国家级项目有说服力。"
李老师(省属高校副教授):"凭这个学历成功竞聘硕士生导师,现在带3个研究生,科研团队也升级为重点实验室。"
给三类人的建议
?? 体制内人士要评职称——闭眼冲
?? 央企国企中层干部——性价比高
?? 高校教师提升学历——必备选项
报考前必知三件事
1. 2024年起新增人工智能与教育工程方向
2. 导师实行双选制,9月开学前要提前联系
3. 论文开题最早在第三学期,延毕率约15%
北京师范大学非全博士申请条件有哪些?
一、基本资格要求:你符合这些“硬杠杠”吗?
1. 学历门槛
首先,你得有国家承认的硕士学历(应届毕业生最晚在入学前拿到学位证),或者有相当于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如果是境外学历,需要提前做教育部认证。
2. 专业对口
北师大不少非全博士项目要求报考方向与硕士专业相关。比如教育学、心理学这类热门学科,可能会优先考虑有学科背景或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3. 工作经历
部分专业(如教育领导与管理)会明确要求申请人有3年及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尤其是一线教师或教育管理者会更占优势。
二、申请材料清单:提前备齐少折腾
身份证明: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生用学籍证明代替)。
研究计划:2000字左右,重点说明研究方向、选题价值和个人研究基础。
推荐信:至少两封,最好是硕导或行业内专家的亲笔推荐。
成果证明:已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或获奖证书(有的话尽量提供)。
单位同意书:非全博士需要协调工作与学习,部分院系会要求在职人员提交单位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
划重点:研究计划别写得太“飘”,结合实际问题更讨喜。比如选“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协同机制”,比纯理论选题更易通过审核。
三、报考流程:关键时间节点别错过
1. 网上报名(每年11月-12月)
登录北师大研招网填写信息,上传电子材料。注意选对“非全日制”类型,别和全日制搞混了。
2. 材料初审(次年1月-2月)
学院审核材料后,会邮件或短信通知初审结果。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赶紧准备笔试面试。
3. 复试环节(3月-4月)
笔试:考专业基础,题型以论述为主,比如教育学会问“如何理解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面试:10-15分钟,可能涉及研究计划、工作实践和英文问答??脊俪N剩骸澳愕难芯磕芙饩鍪裁词导饰侍猓俊?/p>
4. 录取公示(5月-6月)
拟录取名单会在官网公示,确认后按要求签定向培养协议(非全博士一般不调档案)。
四、别上当门道:“懂行的人”的血泪经验
别卡截止日期:系统关闭前1天再传材料,万一网络卡顿就凉了。
研究方向别太冷门:比如选“敦煌壁画中的教育符号”这种题目,可能因导师资源不足被刷。
提前联系导师:官网查导师研究方向,发邮件简单自荐,态度诚恳比套模板更有用。
英语别轻视:虽然非全对英语要求相对宽松,但面试时让你用英文介绍研究计划,答不上来可就尴尬了。
五、费用与学习安排
学费:按专业不同,大致在6万-10万/全程,教育类比心理学便宜些。
上课时间:周末或寒暑假集中授课,外地学生可以申请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毕业要求:和全日制一样发论文、过盲审,但延毕率不低,做好3-5年毕业的心理准备。
亲情提示:每年政策可能有微调,比如2023年教育学部新增了“线上材料预审”环节,一定要盯紧当年招生简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