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约茶品茶,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

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a> > 南京大学 > 报考指南

2025年南京大学在职博士招生专业目录出炉,这五个专业千万别错过

发布时间:2025-05-09 09:47:32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一朋友哈,收到好多关于南大在职博士的咨询,你说现在连高校老师都在悄悄提升学历了?"上周在教师公寓楼下碰到邻居李老师,他正拿着手机研究招生简章。确实,南京大学刚发布的在职博士招生目录,在教育圈里已经悄悄传开了。今天就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份专业目录里藏着的"黄金坑位"。

先说句大实话:选对专业直接决定你未来三年的幸福指数。南大今年开放的12个教育类博士点中,有5个专业特别适合在职人员。首推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这个专业就像教育界的"万金油",中小学教研组长、培训机构课程总监报这个准没错。去年有个学员在民办学校当副校长,靠这个方向的博士学位评上了正高职称。

重点说说冷门但性价比爆表的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特别适合教育局教研员或者国际学校管理者,去年录取的6名学员里有4个都是带着海外交流项目来深造的。南大在这个领域跟港澳台地区有固定合作项目,读博期间公费参访的机会比其他专业多一倍。

最让人意外的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突然扩招。今年名额从8个增加到15个,明显是冲着在线教育行业的中层管理者来的。认识个某知名网校的课程总监,去年靠着这个博士学位成功跳槽到高校当上了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薪资翻番不说,还有事业编制。

报考时要注意三个隐形门槛:一是必须提供近五年的教改成果,哪怕是区级二等奖都算数;二是跨专业报考的要补修3门核心课程;三是所有申请者都要参加为期两周的暑期先修班。这里有个小窍门:先修班表现优秀的可以直接进入导师候选名单。

提醒下准备报名的老师:南大今年首次实行"预报名资格审查",3月15号前必须把个人成果打包发到研招办邮箱。去年就有老师卡在这个环节,因为没把校本教材的封面版权页扫描完整,白白耽误了一年。

说到上课安排,南大这次真是下了血本。周中晚上全是长江学者级别的教授直播授课,周末的面授课居然安排在苏州校区的新建智慧教室。有个在无锡当教导主任的学员算过,高铁通勤时间比去鼓楼校区还快半小时。

说一千,道一万划重点: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新增了"学校?;?方向,学前教育学开放了"托幼一体化"研究课题,这两个都是政策风口上的香饽饽。要是你现在正负责学校的舆情管理或者正在筹办托育中心,闭着眼选这两个方向准没错。

2025年南京大学在职博士招生专业目录出炉,这五个专业千万别错过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学费标准及奖学金政策盘懂

学费到底怎么收?分文理,看专业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的学费收取标准,主要和学科门类挂钩。一般来说:

人文社科类(比如哲学、历史学):每年学费在2万到3万元之间;

理工科类(比如计算机、化学):每年学费稍高,约3万到4万元;

经管类(如工商管理、金融学):部分热门专业可能接近5万元/年。

整个博士阶段的学制通常是3-4年,算下来总费用大概在8万到15万之间。不过具体金额要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个别专业可能会有调整。这里提醒大家,学费一般是按学年缴纳,手头紧的话可以提前和学校沟通分期支付的事宜。

奖学金种类多,满足条件就能申请

很多人以为在职博士没有奖学金,其实不然!南大为在职博士提供了三种主要奖助渠道:

1. 国家奖学金

每年评选一次,额度3万元/人。

硬性条件:课程成绩排名前30%,至少发表1篇核心期刊论文。

2. 学校专项助学金

针对经济困难或科研成果突出的学生,金额5000-1.5万元不等。

重点看两点:导师推荐意见 + 个人学术成果(比如专利、获奖)。

3. 企业/行业合作奖学金

部分学院和合作单位(如华为、中科院)联合设立,覆盖学费的50%-70%。

适合研究方向与企业需求匹配的申请人,通常需要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申请奖学金的三个小窍门

1. 提前和导师“通气”

导师手里往往有推荐名额,入学后主动沟通研究方向,表达科研积极性,更容易拿到支持。

2. 攒够“学术资本”

多发论文、多参加学术会议。哪怕是在读期间发表的成果,也能作为下次评奖的筹码。

3. 关注学院动态

各学院官网定期更新企业合作项目,比如人工智能学院常有科技公司赞助,文科类学院则可能有文化基金支持。

这些细节不注意,容易吃哑巴亏

缴费时间:南大通常要求开学后两周内交清学费,逾期可能影响注册;

退费政策:开学一个月内退学可退80%,超过时间原则上不退;

隐性成本:实验材料费、学术交流差旅费这些“额外开支”,建议提前预留预算。

亲情提示一句:南大每年奖学金申请截止时间是10月中旬,材料要准备齐全——身份证、工资流水、科研成果证明,缺一不可。尤其是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千万别拖到说一千,道一万一刻才盖章!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