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想考南京大学工程专业的在职博士?先别急着准备材料!作为带过三届考生的“懂行的人”,今天给你说点官网不会明说的门道。咱不整虚的,直接上干货。
先说硬门槛,南大这关可不好过。第一道坎是学历:要么拿着硕士毕业证(应届生要开预毕业证明),要么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特别注意,专升本的朋友要确保第一学历是全日制本科,这点卡得特别严。去年就有个老哥工作十年了,卡在专升本学历上被刷下来。
第二看工作经历。官网说"相关领域工作3年以上",但实际评审时,有重大工程项目的优先。我认识个水利局的处长,手头有国家级项目,虽然论文不多,照样顺利过关。建议准备好项目责任书、验收报告这些"实打实"的材料。
费用方面别光盯着学费。官方学费确实良心价,3年总共8万左右,分学年交。但隐形开支要留意:每月至少1次的面授课要算差旅费,实验材料费看研究方向,工科普遍要准备2-3万备用金。有个读智能制造的师兄,光买仿真软件就花了小两万。
再说三个容易踩的坑:1.推荐信别随便找人写,要有高级职称且和你研究方向对口;2.研究计划书别写太宏大,重点突出工程应用价值;3.面试时多准备工程实例,教授们特别爱问"这个技术怎么落地"。
说一千,道一万给个实在建议:现在开始整理近五年参与的工程项目,把获奖证书、专利这些扫描好。南大特别看重工程实践能力,有这些干货加持,成功率能提高三成。
南京大学工程在职博士报考流程详解
想考南京大学工程类的在职博士?身边不少朋友都在问这事儿。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从报名到录取,手把手教你每一步怎么走。
一、先看自己够不够格儿
南京大学对在职博士的要求不算特别严,但基本门槛得踩实了。首先得有硕士学历,工学、理学相关专业毕业的优先。重点来了——工作经验卡得死。普通单位工作的得满5年,要是高?;蛘呖蒲性核募际醺?,3年也能报。举个真实例子,去年有个在苏州工业园区搞自动化的同学,硕士毕业四年半,单位出个证明也给通过了。
二、材料准备别马虎
每年9月初开始报名,这时候就得把材料备齐了。身份证、学历证这些常规的不说,重点说三样容易出岔子的:
1. 单位推荐信:要盖公章,还得有主要领导签字。见过有人随便找个同事签,结果初审被刷下来的。
2. 研究计划书: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重点写实际工程问题。去年有个做桥梁检测的考生,直接拿自己负责的项目改写成研究计划,教授们特感兴趣。
3. 成果证明:专利、获奖证书最好彩印。有个考生把省级科技进步奖的复印件弄成黑白的,差点被当无效材料。
三、考试通关有诀窍
初试一般在11月的第二个周末。工程类考英语和专业课,这里划重点:
英语题型类似考研,但翻译题常出工程案例。去年考过智能电网的英文文献翻译,平时多看IEEE论文的abstract有帮助。
专业课别光啃书本。去年《现代工程技术基础》考了道大题:"结合长江大桥养护谈结构健康监测",这就是典型的重应用轻理论的出题风格。
复试安排在次年3月,千万别以为初试过了就稳了。面试时五个教授坐一排,最爱问"你现在的工作和报考方向有什么结合点"。有个考生是做地铁施工的,当场画了张盾构机改进草图,直接加了印象分。
四、录了也别松劲儿
4月中旬发录取通知后,有两件事特别要紧:
1. 签定向协议:得跟单位和学校三方盖章。见过国企卡流程的,最好提前三个月跟人事部门打招呼。
2. 选导师:工程类的导师大多有横向项目,建议提前查学院官网,看看哪些教授在做企业合作项目。有个小窍门——查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名单,跟着刚拿下重点项目的导师,实践机会多。
上课安排挺人性化,周末加暑假集中授课。但注意核心课程像《工程系统优化》要闭卷考试,教授们出题爱联系实际工程问题。去年期末考试就让分析港珠澳大桥的某个施工方案,平时不关注行业动态的还真答不上来。
说一千,道一万说个实在话,南大的工程在职博士确实能学到东西,但周末基本都得搭进去。打算报的朋友先把家里和工作安排妥了,毕竟要熬四年呢。有啥不清楚的,直接打南大研招办电话,接电话的老师挺耐心的,比查官网管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