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扬州大学非全博士报考的事,我专门跑了一趟招生办,结合官网文件给大家划重点。2025年的政策和往年有三处关键变化,打算报名的朋友可得拿小本本记好了。
首先看硬门槛,年龄卡在45周岁这条线(1980年1月后出生),学历必须硕士毕业满3年。有个在国企当高管的学员,工作15年但硕士毕业才2年半,结果资格审查都没过,这种案例每年都有十几个。
工作经历要特别注意,扬州大学今年新增"专业相关岗位连续工作24个月"的要求。比如教育管理专业的报考者,必须在学校或教育机构管理岗干满两年。我认识的一位中学校长,虽然工作十年,但近两年转岗搞教学,反而被卡了工作经历。
推荐信现在要双保险,除了单位盖章的推荐表,还得有两位正高职称专家的亲笔推荐。去年有个学员找了副教授写推荐信,结果材料被打回。今年招生办老师我强调一点,职称证明要附上人社厅的职称证书复印件。
科研成果有新说法,不再要求必须发核心期刊,但要有省级以上课题结项证明。比如参与过教育厅规划课题,或者市级社科项目都算数。有个做市政工程的学员,拿自己主持的住建局项目结题报告,顺利通过了初审。
学姐提醒三个隐形门槛,定向培养协议要提前和企业签好,政审表必须机打不能手写,体检报告限定三甲医院。去年有人带着二甲医院的体检单来,结果白跑一趟。今年招生简章特别用红字标出了这条。
扬州大学非全博士导师联系方式怎么查?
方法一,直接上扬州大学官网“挖宝”
扬州大学各学院的官方网站,通常是获取导师信息的第一渠道。操作很简单,
1. 打开扬州大学官网([www.yzu.edu.cn](http://www.yzu.edu.cn)),找到顶部菜单栏的“机构设置”或“教学单位”,点击进入目标学院(比如你报考的是农学院,就选农学院)。
2. 在学院官网里,一般会有“师资队伍”或“导师介绍”栏目,点进去就能看到导师的名单,部分页面会直接附上邮箱或办公室电话。
3. 如果没找到联系方式,可以留意导师的个人简介中提到的研究方向或论文发表情况,这些信息也能帮你判断是否适合报考。
划重点,有些学院更新不及时,遇到空白页面别灰心,试试其他途径!
方法二,联系研究生院招生办
如果官网信息不全,直接打电话给扬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是最快的方式。
拨打研招办电话(0514-8797,具体号码以官网最新公布为准),礼貌说明来意,“老师您好,我想咨询非全日制博士导师的联系方式,报考方向是XX专业,能否提供相关导师的邮箱或办公电话?”
部分老师可能会以“保护隐私”为由拒绝直接提供,这时可以换个思路,询问导师近期是否招收非全博士,或者是否有推荐的沟通渠道(比如通过邮件提交个人简历)。
方法三,学术平台“顺藤摸瓜”
现在很多高校导师都会在学术平台上公开信息,比如,
中国知网,搜索导师姓名+扬州大学,找到其发表的论文,通常论文首页或末尾会标注通讯邮箱。
ResearchGate、Google Scholar,部分导师会在国际学术平台注册账号,个人主页可能留有联系方式。
学术会议海报或PPT,如果你参加过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可以翻找导师报告时展示的联系方式。
方法四,找在校生或校友“取经”
通过社交媒体或论坛联系扬州大学的在读学生、往届非全博士,往往能拿到一手信息,
QQ群/微信群,搜索关键词“扬州大学博士群”“扬州大学XX学院群”,加入后礼貌询问群友。
知乎、贴吧,在相关话题下留言,比如“扬州大学XX专业非全博士如何选导师”,可能会有热心网友私信分享经验。
师兄师姐推荐,如果你有朋友或同事曾在扬州大学就读,直接请他们帮忙引荐,成功率更高。
方法五,参加导师的公开课或讲座
扬州大学部分学院会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或公开课,尤其是针对在职博士的培养项目。关注学院官网或公众号的“学术活动”通知,主动报名参加。现场听讲后,可以抓住机会与导师面对面交流,简单介绍自己的研究兴趣并询问联系方式。
学姐提醒大家,联系导师时一定要注意措辞礼貌,邮件正文简明扼要,附上个人简历和报考意向。如果暂时没收到回复,可以隔一周再发一次,但切忌频繁打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