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3条
“2025年想考北邮在职博士,到底需要啥条件?”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看完你就知道该准备啥了!
一、硬性条件,学历和工作经验是门槛
1. 学历要求,必须硕士毕业满2年(算到2025年9月前),单证硕士(只有学位证)也能报,但需要单位开证明。
2. 工作经历,要求有3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国企、事业单位的优先,私企的要看岗位匹配度。
二、隐形加分项,这些材料能提高通过率
推荐信,找两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写,最好有一位是北邮的老师。
科研成果,有专利或核心期刊论文的,附上复印件(EI/SCI收录的加分明显)。
英语证明,六级450分以上或雅思6.0可以免考英语,没证书的得参加校考。
三、报名流程和时间节点
2025年报名预计在3月初开放,需要先在官网填表,再寄纸质材料(含单位同意书)。4月中旬笔试,考专业课和英语,面试在5月底前完成。
划重点,北邮导师名额紧张,建议提前半年邮件联系导师,附上简历和研究成果,回复率更高!
注,本文数据参考北邮2024年招生简章,2025年具体要求以官方通知为准。
北京邮电大学在职博士毕业需要发几篇论文?
近期,有不少考在职研的朋友都在打听北京邮电大学在职博士的论文要求,特别是需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顺利毕业。作为“上岸人”,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事儿,把知道的、经历的都和童鞋们儿说道说道。
一、学校白纸黑字怎么规定的
根据北邮研究生院最新文件,在职博士研究生须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这里要注意三点,
必须是在读期间发表的成果
期刊须进入学校认定的核心目录(具体名单官网可查)
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EI检索期刊或国内一级学报
二、不同类型的论文都算数吗
这里头有个门道要特别注意,
会议论文可以折算,但要求严格。EI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最多可抵1篇,且必须全文发表
专利不能替代论文,但授权发明专利在评审时能加分
合作发表的论文,必须明确标注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单位
三、“上岸人”的经验之谈
和全日制博士不同,在职读博的朋友们大多有本职工作。根据几位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反馈,
建议入学第一年就确定研究方向,尽早动手写论文
把工作项目与博士课题结合,事半功倍
提前了解学院具体要求(个别院所会有附加条件)
有个真实案例,某工科专业的李老师,把单位参与的5G项目数据整理成两篇论文,既完成了单位任务,又达到了毕业要求。
四、容易踩的坑要注意
别图快发"水刊",学校有预警期刊清单
论文录用通知不能当最终成果,必须见刊
跨学科研究要提前和导师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五、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Q,必须发英文论文吗?
A,不是硬性规定,但建议至少1篇英文文章,评优时更有优势。
Q,论文接收了但还没见刊能答辩吗?
A,可以申请预答辩,但正式答辩前必须提供正式发表的证明材料。
Q,之前读硕期间发的论文能算吗?
A,明确不行,所有成果必须是在博士入学后取得的。
Q,特殊情况下能减免论文数量吗?
A,原则上不允许,但重大科研成果可向学位委员会提出特殊申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