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1条
吉林大学的官网,写了经管非全日制博士学制,看着短,实际执行起来可不是那回事儿。
吉林大学经管非全日制博士,官网明明白白写着基本学制4年,好多人一看这数字就心动了,觉得4年不算长,咬咬牙就过去了。
但真报了名才发现,这4年只是理论最短时间,根本不是大多数人能达到的。
之前有个学财务管理的学员,当初就是冲着眼4年学制报的,结果现在读了3年,还在跟导师磨论文框架,他说,早知道实际要这么久,当初得再好好想想。
其实不光是吉大,很多学校的非全博士基本学制都这样,写着短,实际要留出缓冲时间。
再聊聊修业年限,这才是决定你多久能毕业的关键,最长能延到6年,大部分人都得用到延期。
吉大经管非全博士的修业年限是4-6年,意思就是你4年没读完,只要理由合理,比如论文需要补充数据、工作太忙没时间写稿,都能申请延期,最多能延2年。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4年准时毕业,大多得用5年,甚至有人用到6年。
为啥会这样?主要是在职读博太难平衡了——你平时要上班,只能周末、晚上抽时间上课、查资料,进度自然慢。
有个做企业管理的学员,第4年的时候论文初稿刚写完,导师提了一堆修改意见,没办法只能申请延期1年,最后5年才毕业,他说,身边同学基本都是5年左右,4年毕业的凤毛麟角。
最后说说毕业条件,看着正常,实则很耗时间,这才是拖慢毕业节奏的核心。
首先得修满40个左右的学分,每门课都得考试及格,光上课、复习就占不少时间,要是某门课挂了,还得补考、重修,又得耽误小半年。
然后是科研任务,得发表2篇核心期刊论文,这可不是随便写写就能发的,从选题、查文献到投稿、修改,一套流程下来最少得1年,要是投稿不顺利,换期刊、再修改,2年都有可能。
最后是博士论文,得写8-10万字,还得结合实际案例或科研数据,光是搭框架、填内容就得1-2年,写完还得经过导师审核、盲审、答辩,哪一步卡壳了都得重来。
之前有个学员,光论文盲审就被打回来修改了2次,光这一项就多花了大半年,最后整体算下来,从入学到毕业整整用了5年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