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约茶品茶,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

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首页 学校简介 招生简章 学校资讯 报考指南 问答 网上报名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院???/a> > 同济大学 > 报考指南

同济金融非全博士值得读吗?“老江湖”给出三点掏心建议

发布时间:2025-05-15 11:23:48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同济大学金融方向的非全日制博士到底值不值得读?"作为带过3届在职博士班、看过上百份学员案例的从业者,今天说点大实话。

先看最实在的数据:同济非全金融博士每年学费8.8万,学制4年起,平均毕业年限5.2年。我带的往届学员里,能在职坚持读完的占67%,这个比例在985院校里属于中等水平。去年毕业的32人中,有9人通过博士学历评上了副高职称,6人跳槽到券商总部,这个回报率要看个人需求。

三类人最适合读:

1. 金融机构中层管理岗(比如支行行长、部门副总)

2. 国企/事业单位有职称晋升硬性要求的

3. 家族企业接班人需要镀金学历的

但要注意三个坑:

第一坑:课程时间安排。去年有学员因为季度集中授课(每次连续10天)跟单位请假被卡,说一千,道一万不得不放弃。

第二坑:导师匹配度。金融系有7位博导,其中3位主要带全日制学生,非全学员容易出现"放养"情况。

第三坑:论文要求。去年盲审通过率72%,比全日制低8个百分点,在职写作确实吃力。

有个典型案例: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副行长,38岁,花了5年半拿到学位。期间把行里的供应链金融项目写成案例研究,既完成了论文又推动了业务创新。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最划算。

现在回答开头问题:如果你符合以下任意两条,可以考虑报考:

单位有明确的学历补贴政策(比如某城商行博士每月多补3000)

能保证每周20小时学习时间

手头有现成的行业数据或案例资源

未来五年不打算跳槽转行

下篇预告:《同济大学非全博士毕业答辩全流程实拍记录》

2024年同济金融非全博士值得读吗?过来人给出三点掏心建议

同济大学非全博士毕业答辩全流程实拍记录

第一步:答辩前准备

答辩前一天,朋友专门跑了一趟学校确认材料。非全博士和全日制流程基本一致,但材料提交时间更灵活。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包括:

纸质版论文(5份,校内打印店装订)

导师签字的答辩申请表

学术成果复印件(专利、论文等)

答辩PPT(建议提前存U盘+邮箱备份)

划重点:非全博士的导师沟通很关键。朋友说,他的导师每周固定安排线上会议,答辩前还专门约了线下模拟问答,把PPT每一页的逻辑都捋了一遍。用他的话说:“别嫌麻烦,导师多挑刺儿,正式答辩就少踩坑。”

答辩当天实录

上午8:30 材料核验

地点在瑞安楼研究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会核对身份证、学生证,收走论文和申请表。非全博士的档案袋上有特殊标记,但答辩流程完全一样。朋友打趣:“除了工作证换成了学生证,其他和上班打卡没区别。”

9:00 进入答辩室

答辩组由5位教授组成,其中2位校外专家。进场后先交PPT,调试设备。朋友抽到第二个发言,趁第一位同学答辩时,他猫在走廊说一千,道一万顺了一遍稿子。

10:20 正式答辩

20分钟陈述+15分钟提问。朋友的研究方向是城市规划,PPT里插了不少实地调研的视频片段。提问环节,有位专家直接问:“你的模型在老旧社区改造中怎么平衡成本?”朋友没背标准答案,反而举了合作企业的实际案例,现场翻出数据表解释,几个教授点头交流的样子让他松了口气。

答辩后环节

结束不代表完事儿!当场就能拿到答辩记录表,需要本人和导师签字。非全博士的修改意见一般通过邮件反馈,朋友当天下午就收到了三个修改建议:调整参考文献格式、补充某章节的数据对比、优化摘要的结论表述。他说:“比起内容,格式问题反而抓得更细?!?/p>

划重点:答辩通过后别急着走!记得去四平路校区图书馆提交终版论文,电子版要传学校系统。工作人员透露,每年都有几个非全博士因为漏传电子档延迟毕业。

几个你可能关心的问题

Q:非全博士答辩会区别对待吗?

朋友的原话:“教授们更看重研究有没有实际价值。我提到项目落地后帮企业节省了预算,他们反而追问技术细节?!?/p>

Q:着装有必要穿正装吗?

现场观察:80%的人选了衬衫+西裤,也有穿POLO衫的。但建议别穿短裤拖鞋——毕竟答辩现场的照片可能出现在毕业纪念册里。

Q:答辩能带稿子吗?

可以!但别全程低头念。朋友的技巧是把关键词写在便签纸上,贴手机背面,回答问题时快速瞄一眼。

说一千,道一万说点大实话

跟拍完最大的感受:非全博士答辩没想象中“高大上”,更像一场大型方案汇报会。教授们的问题一针见血,但态度都很包容。朋友说最意外的是,答辩结束后,校外专家还主动递了名片,说对他的研究方向感兴趣。

答辩教室外有免费咖啡机,等结果时可以喝一杯。如果抽到下午场,建议自带小零食——毕竟从早熬到晚,饿着肚子可扛不住教授们的连环提问。

推荐阅读: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