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2条
有粉丝私信问我:"在同济读金融非全博士到底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作为带过三届在职博士班的辅导员,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真实情况。
话不多说:这个项目的就业优势比普通硕士强,但比全日制博士稍弱。去年我带的28个毕业生里,19个在原单位晋升,6个跳槽到券商总部,还有3个进了高校行政岗。最关键的是——这跟选导师和实习方向直接相关。
第一看学校资源
同济的金融学科这两年发展迅猛,特别是绿色金融方向。去年刚跟上?;肪辰灰姿┝撕献餍椋侨┦恳材懿斡肟翁庋芯?。我学生小李就是在做碳排放交易课题期间,被某央企的ESG部门直接预定。
第二看人脉积累
非全班的同学都是业内老手。上周统计发现,2023级38个学员里:
银行分行副行长7人
私募基金经理4人
上市公司财务总监9人
上课时随便组个讨论小组,可能就是个小型的行业交流会。
第三看时间投入
周末上课听起来轻松,但想要真学到东西,每周至少要腾出15小时自学。有个在四大工作的学员,每次都是带着项目问题来上课,毕业时不仅拿了学位,还帮所里开发了新业务线。
现在说点大实话:
1. 国企/事业单位更认这个学历(评职称加分明细里写着"博士")
2. 外资企业要看研究方向匹配度
3. 想进高校教书的话,建议搭配多发核心期刊
亲情提示:千万别相信"花钱买文凭"的说法。去年就有个学员论文盲审没通过,延毕了一年半。导师们最看重的还是研究能力,特别是实证分析那部分。
同济大学非全博士申请条件有哪些?最新要求汇总
一、基本门槛:身份和年龄
首先,你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政治立场没问题,身体条件能扛得住学习压力。年龄方面,大部分专业要求申请者不超过45周岁(以2024年9月入学计算)。如果是报考工程类或校企合作项目,个别导师可能会放宽到48岁,但得提前和学院确认。
二、学历硬指标
学历这块儿卡得严,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已经拿到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齐全);
2. 如果是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要在入学前拿到双证;
3. 持境外硕士学位的人,得先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这里别忘了:自考、成考等非全日制硕士学历一样受认可,但部分导师会优先考虑有科研背景的申请人。
三、工作经验不是必须,但有更好
非全博士虽然不强制要求工作经历,但根据往年录取情况,有3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人优势明显。比如报考建筑学博士,在设计院干过几年的,导师更愿意收。如果是跨专业报考,最好能有和目标专业挂钩的工作成果(比如发表过行业报告、参与过项目)。
四、推荐信找谁写?
需要两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氐悖浩渲兄辽僖晃坏檬呛捅甲ㄒ迪喙氐难跞δ谌恕1热缒惚ㄍ聊竟こ?,找土木学院的教授推荐比找其他学科的更靠谱。
五、研究计划书怎么准备?
这是导师最看重的材料!记住三个要点:
1. 题目别太宽泛,要具体到某个细分领域(比如“高层建筑抗震结构优化”就比“建筑工程研究”好);
2. 研究方法要写清楚技术路线,别只说“查阅文献”;
3. 如果是工程类专业,最好能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项目来设计课题。
六、英语成绩要求
2024年新变化:除了传统的大学英语六级(425分以上)、托福(80+)、雅思(6.0+),现在新增了“同济大学博士生英语水平考试”这个选项。考不过其他英语测试的,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年3月和10月各一次)。
七、报名材料清单
这些材料缺一不可:
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交学籍证明)
硕士阶段成绩单(盖红章)
推荐信原件
研究计划书(5000字左右)
获奖证书/专利/论文等附加材料
我强调一点:论文不是必须项,但有核心期刊论文的,尤其是本人一作的,能直接提升竞争力。
八、报考流程和时间节点
2024年重要时间表:
网上报名:2023年12月1日-2024年1月15日
材料提交截止:2024年2月28日
初试(笔试):2024年3月第三个周末
复试:2024年4月中下旬
录取通知:2024年6月底前
笔试科目一般是两门专业课+英语,复试重点考察研究计划书的可行性。
九、“躲坑”门道
1. 别卡着截止日期交材料,系统容易崩溃;
2. 研究计划书写完后,建议找在读博士帮忙看看框架;
3. 提前联系导师!官网师资介绍里都有邮箱,发邮件时附上简历和研究计划摘要;
4. 非全博士学费每年4万起,部分管理类专业更高,提前做好经济规划。
对了说句实在话:非全博士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去年录取率不到15%。要是条件符合,建议早点开始准备材料,特别是研究计划书,改个七八稿都不算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