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层次:在职博士
招生简章
0篇
累计报读
0人
问答
2条
收到很多在职朋友的私信,都在问同济经济非全博士到底怎么申请。我专门跑了趟同济经管学院招生办,结合在读生的真实经历,给大家整理出这份保姆级攻略。注意!2025年的招生政策有新变化,对了一条最容易踩雷。
第一关:学历工作双门槛
同济要求硕士毕业满3年(截止到入学当年8月31日),特别注意!专升本的同学要提供本科双证。我认识的张哥就是吃了这个亏,他专升本后直接读了硕士,结果因为本科毕业证时间不够,硬是等了两年才报上名。
第二关:研究成果要实打实
不需要核心期刊,但必须有两项拿得出手的成果。招生办王老师透露,去年录取的考生中,82%都提交了省部级课题参与证明。有个银行行长考生,把主持的行业白皮书项目写成研究报告,反而比发普通期刊更加分。
第三关:推荐信要讲门道
别随便找领导签字!同济特别看重学缘关系,最好有本校教授推荐。去年考上的人力总监李姐,提前半年参加导师组的学术沙龙,混脸熟后顺利拿到推荐信。悄悄说,经管学院官网上有各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前做功课很重要。
第四关:研究计划要落地
"切忌假大空!"这是面试组长反复强调的。有个考生写"数字经济宏观研究",直接被批不接地气。后来改成"长三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马上获得导师认可。记住要结合自己工作领域,比如做财务的就写智能财税方向。
第五关:学费支付要规划
2025年学费涨到28万(分三年缴),但有个隐藏福利:体制内考生可申请培养经费补贴。重点来了!今年新增承诺制,录取后7天内要交8万占位费,逾期视为放弃。去年就有考生因为等单位审批耽误了时间,白白浪费名额。
同济非全博士学费缴纳的三大雷区
如果你正准备攻读同济大学的非全日制博士,学费缴纳这一步千万别掉以轻心!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想当然”的操作,踩了坑、交了冤枉钱,甚至影响学业进度。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避开这三个最容易翻车的缴费雷区。
一、不看通知,全凭“我以为”
很多同学觉得“学费嘛,不就是开学前打钱到卡里?”结果要么错过缴费时间,要么金额不对。同济非全博士的学费缴纳方式和时间每年都可能调整,比如有些年份要求分两次缴纳,有些年份必须通过指定平台操作。
真实案例:去年一位同学按往年的习惯,直接把全额学费转到学校账户,结果系统默认他“未按时缴纳”,因为当年改成了分学期缴费。说一千,道一万折腾了小半个月,才把多交的钱退回来。
别上当诀窍:
1. 盯紧学校官网和学院通知,缴费时间、金额、方式以最新通知为准;
2. 不确定的地方直接打电话问财务处(电话:021-6598xxxx),别怕麻烦;
3. 保存好缴费凭证,截图、回单都要留档。
二、忽略“到账时间差”,卡点缴费必吃亏
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是实时到账的!有的同学喜欢卡在截止日当天缴费,结果因为系统延迟,导致学费“迟到”,轻则收滞纳金,重则影响注册。
关键细节:
跨行转账可能延迟1-3个工作日;
支付宝/微信支付若遇系统维护,可能无法即时处理;
学校财务对账一般截止到缴费日17:00,之后到的算次日。
建议操作:
提前3-5天完成缴费;
缴费后主动查账:登录学校财务系统或邮件确认,别光看自己账户扣款成功就完事。
三、发票和收据“傻傻分不清”
交完学费后,有些同学只收到电子收据,没及时换发票,等到评职称、单位报销时才发现问题。同济非全博士的学费发票需要额外申请,且有时间限制,超期可能无法补开。
重点提醒:
1. 收据≠发票:收据是缴费凭证,发票是报销依据;
2. 发票申请流程:登录学校财务系统 → 填写开票信息 → 提交申请(一般3个工作日内可下载电子发票);
3. 报销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如抬头名称、税号等),务必一次性填对,修改很麻烦。
学费缴纳是个“细节决定成败”的事。尤其是非全博士的同学,大多边工作边读书,时间精力有限,更得提前规划、反复确认。按学校规矩来,该问就问,该催就催,别让自己的血汗钱和学业进度栽在小问题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