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约100元一晚-全国空降约茶品茶,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

欢迎访问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 报名条件 > 报考常识

南京大学在职博士申请条件+学费,这些坑千万别踩

发布时间:2025-05-19 12:07:17 来源: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分享到:

一、哪些人适合报南大在职博士?

1. 高校教师评职称:特别是35岁左右的副教授,学历提升直接关系职称评定

2. 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像中电14所、南瑞集团这类单位的研发人员

3. 公务员系统:省市级机关处级干部学历提升需求明显

注意:应届硕士不建议报考,工作经验不满5年容易被刷

二、最新申请秘诀(2024版)

1. 硬性门槛:

硕士毕业满5年(截止到2024年9月)

至少主持过1项省部级项目

近三年发表2篇CSSCI/SCI论文

2. 隐形要求:

研究方向要与导师课题契合(建议提前1年联系)

单位推荐信要写明支持脱产学习时间

三、费用明细(以文理工科为例)

1. 学费标准:

文科类8万/年(如历史学院、哲学系)

理工类12万/年(如电子学院、环境学院)

2. 额外支出:

实验材料费(理工科约2-5万)

异地交通费(每月至少1次到校)

论文盲审费(3000-8000元)

四、“上岸人”的血泪教训

1. 警惕"“抱过”"中介:某机构收15万保证金,说一千,道一万6人集体维权

2. 导师选择要谨慎:某学院副院长去年已退休,今年还挂在招生目录

3. 毕业要求年年涨:2023年起新增学术报告次数要求

4. 工作时间协调:鼓楼校区要求每月至少4天到校

【结尾建议】建议先登录南大研究生院官网(网址略),下载最新《非全日制博士培养方案》,重点关注第三章的毕业要求。最好能联系在读学长,打听导师的真实带教情况。

2024年南京大学在职博士申请条件+学费,这些坑千万别踩

南大在职博士毕业难度大吗?“懂行的人”告诉你真实情况

“南大在职博士毕业是不是特别难?”作为“老江湖”,今天就着热乎劲儿跟大家唠点实在的。

先说上课这事儿。南大的在职博士课程安排是真不跟你闹着玩。我们那届有个兄弟在银行当高管,每周末雷打不动坐高铁来南京上课。光是必修课就得修满18个学分,课件里动不动就是全英文文献??际砸膊皇亲吒龉?,上学期统计方法课全班三分之一的人补考。不过话说回来,教授们是真有料,上王教授的城市经济学案例分析课,他能把南京地铁规划掰开了揉碎了讲,这些实战经验放工作上确实管用。

论文关才是重头戏。我们实验室的师姐论文改了11稿才送审,查重率卡在4.8%差点没过去。现在南大用的是双盲审加教育部平台查重,去年我们专业有3个老哥因为引用格式不规范被毙了??獯鸨缒腔岫?,我亲眼见着个四十多岁的老总被导师问得直擦汗。不过学校也给支持,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库24小时开着,知网万方随便下,这点比很多单位强。

时间管理才是隐形杀手。我同期读博的老李在医院当主治,有次赶论文把孩子家长会都给忘了。建议大家准备个时间沙漏:工作日晚上至少挤2小时看文献,周末全天泡实验室。我那会儿手机里设了八个闹钟,连蹲厕所都在背理论模型。不过说句实在话,能坚持下来的都练出了三头六臂的本事。

导师这关得看缘分。我们组张教授是出了名的严,去年他带的六个学生里四个延毕了。但隔壁刘教授就比较佛系,只要数据扎实基本都给过。关键得摸准导师脾气,我同门每周五下午准时给导师办公室送杯咖啡,三年下来混得门儿清。现在南大搞了导师组制度,有个做房地产的老哥同时跟着商学院和地理系的教授做跨学科课题,反而发了篇SSCI。

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班32个人对了穿着博士袍的只有19个。要说难吧,确实比在职硕士难好几个量级;但要说做不到,每年照样有人边工作边拿下学位。关键得想清楚:你是真想搞点学问,还是就图个文凭?南大的图书馆凌晨三点还亮着灯,那些灯光底下坐着的,都是和自己较劲的人。

推荐阅读:

  • 报名条件
  • 报考指南

Copyright?2020-2025 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22001038号-1

报名咨询电话

400-860-3166

  • 招生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