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分点说明)
1. 工作证明不是随便盖章就行
必须是在职状态且满3年(从毕业证日期算到2025年9月)
需要同时提供社保流水+单位组织架构图(证明你在技术岗位)
井下作业人员要附安全培训记录(缺这个直接刷掉)
2. 推荐信藏着大学问
至少要1封来自正高职称的采矿专家(副教授不好使)
国企人员最好找总工程师签字(带单位红头文件)
私企的找行业学会理事更靠谱(别傻乎乎找老板签字)
3. 研究方向必须"沾泥带土"
智慧矿山、绿色开采方向通过率最高
纯理论方向容易被调剂(有位老哥研究采矿哲学直接被拒)
课题必须结合现单位业务(要有盖章的项目证明)
4. 英语卡死半数报名者
托福80/雅思6.0是硬指标(比全日制低但没商量)
五年内成绩都有效(赶紧翻箱底找成绩单)
矿区工作证明可申请免试(要附每年下井记录)
5. 学费藏着附加成本
明面8-12万/三年(别信招生简章写的)
实践课要自费下合作矿区(每次交通费2千起步)
论文阶段仪器使用费另算(做个岩石检测就得上万)
采矿博士导师亲口说:最不想要这三类在职考生
前两天跟一位矿业大学的博导一同事喝酒,他趁着酒劲儿跟我倒苦水:"现在带在职博士真跟开盲盒似的,尤其采矿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最怕遇到三种学生!"一同事带过二十多个在职博士,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一种:把读博当打卡的"佛系选手"
去年有个国企副总来读博,开学信誓旦旦说要研究深部开采技术。结果半年过去,连文献检索都没学会。每次组会都推说"陪领导视察矿区",交上来的数据还是硕士论文里那套老掉牙的东西。采矿工程讲究现场数据支撑,这种天天在办公室喝茶的"调研",导师看了直摇头。
第二种:把论文当工作个人觉得的"技术宅"
某设计院高工带着二十年工作经验来读博,张口闭口都是"我们项目当年"。让他建数值模型分析岩爆风险,他非要拿十年前的手算公式硬套。导师建议他学点新算法,人家脖子一梗:"现场就这么干的!"这种守着老经验不放的,就像拿着算盘非要跟计算机较劲。
第三种:把导师当百度用的"伸手党"
有个矿业公司中层最让一朋友头疼,微信消息永远都是三连问:"这个参数怎么定?""那个设备选哪种?""能不能帮我写个申报书?"。采矿博士要解决的是行业痛点,不是给具体项目当免费顾问。连基础文献都不肯查的人,导师再厉害也架不住这么薅羊毛。
跟一同事聊完我算是明白了,采矿博士要的是能扎根现场的"泥腿子",不是镀金的"官老爷"。真想读这个方向的在职博士,得先掂量自己能不能半夜下矿井取数据,有没有啃硬骨头的劲头。那些想着混文凭的,趁早别祸祸导师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